标签:
婴儿语言外语育儿 |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
有次闲极无聊,去华尔街试听英文课,那老师问了一个所有英文老师都会问的问题:我们学英文学了十年,为什么没有美国一个几岁的小孩子英文说得好?
这老师就等着学生答不出来,然后开始循循善诱“方法”的重要性。可惜,偏偏她遇上的是我这么个怪学生,我答:我们看上去学了十年英文,但其实很多人每天用的时间连一个小时都不到。小孩子却除了睡觉都在学语言,实际花的时间比我们长多了。再说,我也不觉得大人学语言慢,假如我在纯英文环境学两年,肯定比两岁的小孩说的好很多,对吧?
既然没有忽悠到我,自然我也没去上这个课。现在有了小宝,从她语言发展的特点,我开始观察小孩子学语言和大人的不同。
秧秧7个多月的时候,开始说单音节的词或者叠字,如:妈妈,爸爸,奶,猫之类。而成年人可以从短句开始学。
10个月左右,能说两个字的单词,如:鸭子,衣服,橘子等。
一岁的时候,能说一些短语如:妈妈抱。爸爸坏。喝奶。出去。拉大锯。
一岁半的时候,秧秧的语言就不再用长度丈量,因为她可以说整套的儿歌,可以说很长的话。单词对她而言一学就会,整句的话她也能迅速复读并掌握。
可以想象的是,成年人在纯语言环境学了一年半,完全不使用母语,肯定也可以基本交流了。
小孩子刚开始说话的时候,都是直接用名字称呼一切人的。比如:
秧秧吃这个。秧秧想出去玩儿。爸爸沏奶。姥姥快来。妈妈陪秧秧玩儿。爸爸妈妈坐在沙发上。
所以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很多女明星永远不使用人称代词“我”,而是喜欢用名字来称呼自己。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装可爱,表示自己的心地还像婴儿般纯洁。如: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含韵。心凌祝大家万事如意。等等。
最近现在她开始试图运用人称代词,就永远处于复读的阶段。经常出现这样的对话:
我:秧秧,妈妈抱你下来吧。
秧:好,妈妈抱你下来。
秧秧对于否定之否定也缺乏总结能力。她只会简单的表达肯定和否定。
我:秧秧,你是不是拿不动书包了?妈妈帮你拿吧!
秧:秧秧不拿不动,秧秧自己拿。
不过,对于简单的有无关系,秧秧似乎还是能分辨的。
我:秧秧,你杯子里没有水了吧?
秧:有!
虽然否定之否定她搞不清,但对于选择性问题,她总是可以回答的很好。
我:秧秧,今天在幼儿园吃西瓜了吗?
秧:吃西瓜啦。
我:那吃桃子了吗?
秧:没有吃桃子。
有意思的是,秧秧竟然可以自己套用一些现成的句式来表达新的内容。比如“小耗子上灯台”的童谣里,有一句“唧唧哇哇叫奶奶,奶奶也不来”。有天秧秧奶奶说要带她走,问她去不去,她说去。奶奶说:但奶奶家没有妈妈啊,你想妈妈了怎么办?
秧秧想了想,吟出两句歌谣:唧唧哇哇叫妈妈,妈妈也不来。
全家顿时大笑:宝贝儿啊!你都会搞创作啦?
观察秧秧的语言进化过程,我发现小孩语言发展快,有个很大的原因是小孩子是以表达为目的发展语言的。而且,小孩子很早就表现出对语言音节韵律的兴趣,会主动背诵她喜欢的儿歌。但显然小孩子对节奏比韵脚更敏感。比如秧秧一开始在说儿歌“快起床,快穿衣,高高兴兴上学去”的时候,总是改成“高高兴兴上学校”,因为她认为这样更合情理,却没有注意到这样不押韵了。而最近,一岁八个月的时候,她说儿歌已经开始有意把最后一个字念的很重并拖长腔,似乎已经注意到了最后一个字的韵脚。
所以,其实大人学外语也可以借鉴小孩子的经验。一是开始以交流为目的。二是也不妨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至于语法,我想,就像小孩子一样,有了语感以后自然会掌握。从小孩子的经验中我们还会发现,语感强了,记单词自然就快了。所以,想要真正提高英文水平,也许最重要的还是习惯用这种语言去表达。而不是海量单词和精准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