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团圆

(2009-06-27 17:45:41)
标签:

张爱玲

小团圆

文化

分类: 阅读:睡眼看名著

有了小宝以后总是太忙,最近才买了一本小团圆来看。我第一次看到张爱玲的小说时还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中学生,一向觉得自己日后是能续写出红楼梦的。但得知张爱玲成名如此之早,顿时就成了一位有自知之明的贵人,我对自己说:有了这样的人物,你这辈子顶多是个人才,跟天才没关系了。

 

这样让我倾倒的天才,我自然读了她所有的小说,包括秧歌和赤地之恋。那两个小说告诉我,张爱玲这辈子只能做天才作家,注定和伟大无缘了。不是她的时代和经历,在她笔下写出来,不但幼稚,而且怪怪的,简直像翻译作品,那些人物简直都不像是中国人。

 

看张爱玲那些年轻时代的成名之作,仿佛看到文字如五彩琉璃球放入了水晶器皿里一般,滴溜溜转的人眼花缭乱。但后来看红楼梦魇,虽然角度独特,有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但却失去了年轻时候的那种轻快利落。很多话在书里恨不得出现了一百次,条理不清,絮絮叨叨,真让人不敢相信这竟然是张爱玲十年的心血之作。张爱玲说过,她的小说几乎都没有修改,全是一次写成。现在看来,这既说明她才华横溢,也说明她做了正确的选择。而再后来,看同学少年多不贱,竟然有几分杜拉斯的韵味,看得出来张爱玲在力求一种深沉而动人的风格。也许她对自己天生拥有的华丽文风已经厌倦了吧。

 

最后我终于看到了小团圆,我想以后不管商业运作多么伟大,大概也变不出张爱玲小说的更多新作了。毕竟斯人已逝,出版商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本书,应该是我能见到的最后一部张爱玲小说。

 

之前听到太多小团圆的负面评价,初看的时候也觉得节奏沉冗,头绪纷乱。但越看到后来,越能感觉到张爱玲对这部小说的心血的诚意。在这部小说里你不会再看到那些轻巧的讽刺,微笑的影射,俏皮的幽默感。你只看到一个坐在暗室里,真诚面对自己的天才女作家。

 

敏感而笨拙的盛九莉只有思维这个特长,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成长过程里她从未得到过爱,所以成年以后只要有个男子她就飞蛾扑火般没头没脑的爱了。看盛九莉和邵之雍的感情,只能用荒唐两个字来形容。到最后她也写不明白她爱他哪里,怎么会甘愿和他的无数女人为伍,还要充作他炫耀自己风流艳遇的倾听人。但盛九莉在感情中永远是失败者,她糊里糊涂就把自己搞到声名狼藉,糊里糊涂爱人就总要和别的人结婚。也许是她太大方,也许是她太安全,所有的人都知道,反正她总不会是先放手的那个人。她惧怕孩子,惧怕家庭责任,但内心深处,也有对相夫教子的向往。只是她不知道出了什么错,这辈子就是和“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生活无缘。

 

现实中的邵之雍,多年以后被张爱玲亲友间用“无赖人”代指。现实中的盛九莉,最后在一座公寓里悄无声息的孤独逝去。但我拼音里默认的没有盛九莉和邵之雍。张爱玲最后的心血之作,虽然借她生前名望卖的很好,但并未像出版人以为的那样震动文坛。因为大家只想看她冷酷俏皮的写传奇,没人想从她那里看到真实的往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