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妈妈不等于全职妈妈
(2008-11-11 14:00:14)
标签:
全职妈妈保持自我育儿 |
分类: 育儿:人生大事 |
最近很多朋友问我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到底要不要做全职妈妈?或者:午睡你不是全职妈妈吗?为什么还要请育儿嫂?
首先澄清一下,我现在请的是普通的不住家的家政阿姨,早上来晚上走,每天工作10个小时,每周休息一天,负责打扫卫生做饭。随着小宝的长大,我的育儿经验增加,带孩子能力增强,我家已经完成了月嫂——育儿嫂——家政保姆的进化过程。等小宝能上幼儿园,我大概就连保姆都不用请了吧。我们双方父母会时常过来帮忙,但并不能保证时间,因为都还有自己的事情。老人来的日子,就让他们陪小宝玩儿,我通常就出去采购,工作,还有写博客,会朋友等等。
有时候阿姨休假,家务都要自己做,我就会把小宝放在餐椅或者小车上,系好安全带,让她看着我做家务。一边做,一边告诉她:妈妈在切菜,妈妈在煮汤……当然,有时候她可以等我做完这些事,有时候哭得厉害,我也会立刻停止手头的事情去陪她玩儿。如果这一天她情绪都不好,让我没有时间做家务,我就会考虑晚上吃的简单点:出去吃或者下面条买包子之类。所以不请阿姨当然也是可以应付的。只不过在目前的状况,让阿姨做家务,我负责陪小宝玩儿,我觉得这是更好的解决方式。
而要不要做全职妈妈,这是太多人考虑的问题。小宝是那么的可爱,让妈妈忍不住想要全心全意对待她,却又怕自此失去自我,从好好一个独立的现代女性变成一个母爱泛滥的落伍老妈。如果继续事业呢,也有很多现实的问题:让老人带不忍心——父母已经把我们养大,怎能又让他们替我们看孩子,何况又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让老人帮忙带孩子的条件。请育儿嫂呢,遇到不好的,怕对宝宝不好。遇到太好的,又怕抢走了宝宝对妈妈的爱——这次第,怎一个纠结了得!
换个角度想想,有时候问题就会变得很简单:孩子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母亲呢?或者说,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呢?我想答案一定很一致:一个幸福的家庭。那么,孩子怎样才会觉得幸福呢?
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爱和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我们常常会迷失于自己的角色,而渐渐忘了最基本的事情:我们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父母,儿女,工作人员等等身份。所以先要做好一个人,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我们应该心理健康,积极乐观,有自己的爱好或者事业或者信仰,能让自己和周围的人心情愉快。所以我不赞成完全失去自我,一切为了孩子,我想那一定也不是孩子喜欢的方式。有谁愿意看着自己父母一生辛劳完全放弃自我,只为了让自己过上舒适的生活?我相信偶尔吃几顿简单的饭菜,房间不够整洁,自己动手做点家务,父母偶尔的加班或自由活动等等,这些不会让孩子感到痛苦。而那种“妈妈一辈子就指望你了”“你是全家唯一的希望”才会让孩子感到不能承受。要记住,你的成就,爱好,幽默的语言,渊博的知识,给孩子带来的快乐也很大,至少一定比日日四菜一汤天天一尘不染要大得多。
物质方面,只要吃得饱,穿得暖,可以上学就够了。多余的部分都可以想办法解决。有钱可以买名牌玩具,没钱买便宜玩具,或者自己做玩具。我们小时候的跳皮筋,跳房子,自己做的小风车,都不用什么钱但也很好玩。有钱可以去国外旅游,没钱可以在国内旅游,或者就在自己所在地郊游。只要全家一起很快乐的对待生活,就会很幸福。
说了这么多,我的意思是:幸福与否,跟你家的地是谁扫的无关。跟孩子的衣服是谁洗的无关。跟妈妈是否筋疲力尽无关。只跟孩子是否感受到父母很爱他有关。抱着她“举高高”是爱,喂她吃饭,看到她吃的开心自己也露出笑容是爱,抱她去公园,告诉她“这是狗狗那是大喜鹊”是爱,给她穿好衣服亲一下她的小脸是爱……所有的这些,都会让宝宝知道:眼前的这位,就是我最可信赖的人。
最后,回答一位网友问我的问题:我家小宝晚上在我的房间里睡在自己的小床上,是因为我还在坚持母乳喂养,这样比较方便。如果是吃奶粉的孩子,我觉得跟阿姨睡也没什么不妥当。重要的是维持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都有一个好心情对待宝宝,而不是所有事都要亲力亲为,把自己弄成一个黄脸婆。我周围也有不少上班族妈妈的宝宝晚上跟阿姨睡,但无一例外都是跟妈妈更要好。这说明宝宝完全能感受得到谁最爱她,谁是她无可替代的父母。
所以,让宝宝幸福的方式有很多种,最重要的是处理问题的方式,而不是某种特定的生活模式。做一个全心全意的妈妈,不等于一定要做全职妈妈,更不等于从此失去自我。还是那句话,首先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才能谈得到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或者儿女以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