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品安全的判断

(2008-09-22 22:34:37)
标签:

食品

安全

味道

杂谈

有朋友对我回复,说我对蒙牛伊利的判断不够客观。这位朋友觉得,我选择三元只是因为个人口味喜好,而三元这次没有出问题也是凑巧罢了。我想说的是,这绝非凑巧,实属必然——味道,是人类判断食品安全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尺。所以全世界的人都爱吃成熟的水果,细嫩的蔬菜,鲜活的水产。从某个角度来说,味道决定安全。我想大部分人都能喝出蒙牛伊利跟三元之间的区别,只不过没有把这件事跟食品安全联系到一起。

 

以猕猴桃为例,现如今国产的猕猴桃个儿大,但味道很淡。看上去好像熟透了,吃起来还很酸涩,没有新西兰进口的好吃。然而有次亲戚去某个号称无公害果园摘的猕猴桃,就和新西兰猕猴桃个头一样小,而且一样好吃。所以我买猕猴桃的原则就是买小不买大——后来听说给猕猴桃打“大果灵”是行业潜规则。我想这可以作为味道决定安全原则的一个佐证。到现在我也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买那些大个猕猴桃。

 

还有那些铺货量巨大的廉价矿泉水,照那种铺货量,多少矿泉也得喝干了啊。可惜某品牌矿泉水已经被曝光是自来水了,否则我就又一次预言成功——他家矿泉水也是我一直认为最难喝而坚决不买的。我的观点是,我相信大部分市售的矿泉水其实都是自来水。区别只是有的厂家处理过,而有的没有。所以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我宁可买纯净水喝——这样不上当的可能性也许还大一点。

 

再比如某名牌鸡蛋,号称绝对绿色健康,鸡都是吃虫子长大的。它家最近在超市的鸡蛋都是XXL号的,比鸭蛋还大,吃起来一点鸡蛋的香味都没有。促销倒是搞得轰轰烈烈。真的有那么多吃虫子长大的鸡在提供鸡蛋吗?那种鸡真的会生产那么大的鸡蛋吗?反正我是坚决不买它家鸡蛋了,我买鸡蛋的原则也是买小不买大。

 

还有,大概去年吧,某号称哪个国家的烘焙专家的面包品牌广告一下子铺天盖地,并迅速占领了北京各大超市,就像乳业中的蒙牛伊利。这家面包我只吃了一次就不再买了。因为连我这种对面包不怎么挑剔的人都吃出来一股陈面粉味儿。我敢打赌,这家面包肯定原材料最差而利润最高。北京的面包我比较信任义利,起码吃起来没什么怪味。

 

我以为,凡是和自然规律违背的事情都应该质疑一下。比如牛奶,难道科技先进了牛奶的味道都会香浓吗?既然他们能在鲜奶里加香精,你怎么知道他们不会为了别的目的再加别的添加剂呢?对蒙牛伊利的不信任就源于那过于浓烈的不自然味道。同样的,我质疑过分漂亮的水果。质疑号称多么珍贵却在全国超市都铺货充足的东西。质疑声称未加防腐剂但却很不容易坏掉的食物。

 

有些人说,现在的东西没有记忆里那么好吃,是因为现在好吃的太多了。事实上,很多食品的味道就是退化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我们太挑剔,恰恰是我们太不挑剔了。对于食品,该挑剔的时候,还真得挑剔一下。虽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安全,但起码也能过滤掉一部分有害物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奶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