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最近大家都特别喜欢用“中立人士”这个词说事儿,所以我也留意了一下周围的中立人士,然后我就发现,我这个人的人品真是太好了,我周围的中立人士也都太好了。
中立人士一:我的死党,小学同学。对于我这么一个到处乱跑的人来说,小学同学是多么珍贵的东东啊!这位死党,是典型的友好中立人士,不仅一直对春春有好感,而且还主动去买了一盘皇后与梦想。买回来她对我说:“我长这么大,这可是第一次买正版哦!”我感动的说:“是啊!我知道你们IT人士看碟听歌都是下载的!”她谦虚地回答:“有时候着急看新片子,也会在路边买个碟。”本来,她打算去凑热闹签售的,“买正版碟顺便看一眼李宇春”,即便是对中立人士而言,也是很有诱惑力的啊!连她男友都愿意一同前往。但一听那些签售地点,她就打退堂鼓了:“太远了,为什么不在市中心签售?难道签售不是为了宣传,为了让大家都知道么?搞成这个样子,谁还去?!!”最后,她没去签售,就在上海书城买了一个。
她听歌感想如下:CL最不好(汗,对不起叮叮,我老人家没有这么觉得哦!),皇后与梦想不好听。舞很好听。冰菊物语挺中国风的,好听。其余都不错。慢歌声音干净,她喜欢这种歌手,比如张信哲。
中立人士二:我的另一个死党,大学同学。如前所述,她就是那个爱画漫画的朋友。可想而知她对春春也是颇有好感啦!昨天在网上看见她,我告诉她,春春已经在上海签售了。她说:“啊?已经来过了?我不知道啊!”我说似乎宣传不多,还是定量签售,地点好像也不是很热闹。她回答:“这样啊!因为我不是玉米,所以我都不知道啊!”她上大学时一直和我一起徘徊在音像市场淘各种音乐碟,向她推荐当然也很顺利啦!目前她还没有买,但是听过loving,印象不错,说应该挺容易流行地,很轻快,很好听。
中立人士三:我的又一位死党。是我的中学同学,她是专业学金融的,现在又在一个外资大银行工作。她对娱乐明星基本没有兴趣,喜欢足球,考古之类。对于李宇春的全部印象就是她很能赚钱。因为她开车上班,对CD需求量还是很大的,所以前几天我试探地问:“我送你一张李宇春的新专辑如何?”她答:“你还不了解我吗?白给的东西我从来都不会拒绝啊……”做为回报,她决定送我一张她自己刻的音乐碟,收集了一些她喜欢的中国古曲风格的东东……她最近的一件糗事是:春春三环上的大广告恰好在她们楼对面,有天她就和她的一位玉米朋友显摆,说:“我天天都能看见那个皇后与玉米的大广告……”结果被对方BS至死。哈哈。
中立人士四:这两位是我办公室的同仁,某天老板不在,我们决定放点音乐,我就放了皇后与梦想。别的歌放的时候,这二位都没有反应。到了冰菊物语,一个女孩说:“真好听!是费玉清唱的么?”我庐山瀑布汗,说:“是李宇春啊!”她说:“哦!是她的新歌?”我说:“对啊对啊!”她点头:“好听,唱得不错。”而另一位,居然跟着就能哼哼了。看来冰菊物语在“中立人士”中真是很受欢迎啊!
中立人士五:我家凉粉。凉粉同学听了新歌,评价说:专辑质量不错,比那几个强(当然,其实他也没有好好听“那几个”的,就是在广播上听了几首。而海豚美眉的还没有出来,不在比较之列)。然后,凉粉认为:冰菊物语,loving都不错。前几天看四川台歌友会,唱 0.5英里的时候,凉粉问:这歌谁写的?我答:张亚东啊!我家凉粉连连点头:这首歌写的不错。张亚东确实还可以嘛!对于我最喜欢的舞,凉粉评价是:旋律不错,整体感觉一般。哼哼!可我还是最喜欢舞!!
除了这些听歌的中立人士外,还有一些几乎完全不听歌的,但是对春春也都各有评价。比如,上次K歌,同行几个男生在我唱春春的歌时,主动谈论起春春。A说:“我觉得李宇春挺有气质的。”B问:“什么气质?”A若有所思,说:“明星气质。”再比如,我老板,一个业内专家,只关心工作和科研,从来不关心娱乐的人,有天一眼看见我放在桌子上已经好几天的精品购物指南。老板大人居然饶有兴味的翻了一会,然后自言自语(语气相当慈祥):“这个李宇春,像个小男孩似的,呵呵。”我惊讶:“您还知道李宇春哪?!”老板说:“对啊!前几天正好在电视上看见了。”然后又看着报纸说:“拍出照片来还真挺好看的啊!”我问:“是不是像日本漫画里的小人儿?”老板点头:“对啊!是像漫画!”(我老板是留日多年的学者,对日本漫画还是略知一二的,厚厚~~)
这么一看,好像我周围的人,统统是态度友好的中立人士。这情况也未免太乐观了。其实仔细一想,那种很不喜欢春春的人也还是有的。只是一来人数不多,二来对方顶多说几句就会转移话题(咬牙切齿骂个不停的确实没有见过),我当然也就懒得纠缠啦。还有,我总觉得有些事情,要爱好相同说起来才有趣,比如一个人平时就总喜欢听歌,我来推荐春春新专辑就会很顺利,双方也能聊得很愉快。如果完全不听歌,对明星没有兴趣,聊天的时候自然就会聊些别的……说了这么多,最后显摆一句,我周围的情况如此乐观,看来不仅是人品卓越,也有偶努力的结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