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级往事(五十四)

(2006-06-01 11:02:45)
分类: 小说:超级往事

后来听说张靓颖是独生子女,而何洁有个弟弟,更验证了我对她们的猜测。上大学时,我们班看上去最被娇宠的幸福女同学居然来自单亲家庭,而且最可怜的是她不是父母离异,是丧父。所以她妈妈对她百依百顺,竭尽全力满足她所有的要求。而家里有个弟弟的女同学,往往都是最不受重视的孩子,属于一年到头也没见过父母来学校看望的被冷落者。每次看到选手们在镜头前表现出的种种性格,我就会联想到在生活中遇见的各种各样的人。这个比赛的魅力就在于真人秀,如同一部由真人饰演的电视剧。每个人都可以在电视机前,尽情的评判这些参赛的女孩子——这些女孩还没有经过明星的训练,所以更容易被大家一眼识破。喜欢或者不喜欢,关注或者不关注,每个人都在参赛者身上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影子。

 

张靓颖唱了一首“阿根廷别为我哭泣”,我并没有觉得她比以前唱的好。甚至我觉得她有些过于小心,未免失之拘谨。然而评委却一致谀辞如潮,仿佛张靓颖拯救了他们的耳朵和灵魂。我觉得这些评委简直是按照准备好的台词在评价,无论选手当场表现如何。在表现自己另一面的时候,张靓颖兴奋地请上李宇春和她合唱快歌“风暴”,两个人合唱的效果不错,虽然镜头像抽风一样晃来晃去,仍然能感觉到现场气氛很high。如果评委真的对她们不友好,此刻估计就快被气死了。

 

这次比赛结束,李宇春的票数超出周笔畅两万。看上去似乎差距拉大了,却更让我担心:如果下一场不如周笔畅,岂不是说明李宇春后劲不足,人气下降?何况,在基数增加的情况下,两万这个数字并不能算差距太大。我简直有些坐立不安,必须上网去看看帖吧里的消息才能安心。帖吧里到处都是号召投票的帖子,不断地有人说“不要只顾聊天,快点去顶投票帖!!”可是虽然我确实打算给李宇春投票,却并不想随时随地处于紧张的气氛之中——每次的直播我已经够紧张的了。我想多和别人聊聊关于李宇春,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切感受。我渐渐喜欢甚至迷恋李宇春,并非因为她很像我,恰恰是她不像我。她拥有我一直羡慕却未曾获得的种种优点,而她居然自然而然的拥有了。我多希望自己像她一样单纯而坚定,可是要做到这样真的好难啊!

 

在这种心情的驱使下,我终于选择了一个群加了进去。我从来没有交过网友,第一次闯进一个陌生的群,看到满屏幕滚动的彩色字符和表情,简直有点眩晕的感觉。进去后第一个要求就是让我改名字,大家统一开头,后面是自己的名字。这让我十分不适应——从小我就是个自由散漫的人,难道连上个网也要受拘束么?我不太情愿,但是所有的人都劝我,说毕竟只是加一个前缀,而且不会影响自己在群以外的名字。我同意了,改完名字却想着赶紧退出去算了。后来我就偷偷的退掉了这个喧闹的群,没想到第二天发现自己仍然在这个群里,如是反复几次都没有退掉,我就留在了那里。后来我加入了很多群,对群的知识大大增加了,仍然没有想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在这个群里,有各种各样的玉米。所有人的情绪都很激动,不停的说话,使得群里的聊天界面飞快的闪动。上班族的玉米会炫耀成功的同事用手机投了票,中学生玉米会哭着说父母既不愿意借给自己手机也不让自己上街拉票,大学生则准备在自己的城市里组织大规模的拉票活动。有人不断从帖吧搜集各种消息,大部分是票数的现状。每个粉丝团体都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眼线,粉丝们对他们无条件的信任。然而有趣的是这些德高望重的眼线带回来的消息总是“我方严重落后”,并且都赌咒发誓自己说的是真的,对方是为了松懈我方军心才假称落后。

 

群里的战斗气息并不比帖吧里更轻松,一个自称大龄玉米的白领女孩在群里哭诉,说梦到春春因为短信太低被淘汰。大家纷纷安慰她说不会的,我们这么努力,一定不会失败的。这种急切而互相鼓励和温暖的感觉,我从来没有经历过。上学的时候,班级开运动会,大家也会有类似的同仇敌忾的心理。但是孩子们心中也有各种复杂的私心杂念,有时候也会有口是心非的时候。同班的选手成绩不好,还没有上场的同学会在安慰之余暗自庆幸:这样我要是跑不好就不会太丢人了。而自己不喜欢的同学夺冠了,在为自己班机取得好成绩而庆祝的时候,也难免悻悻地想:这下他又神气啦!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只会越来越多。而且这次的目的,居然是为了让一个于己无关的女孩留在舞台上。无论是激励或者悲伤,此时此刻大家的心都是完全真实的。因为这次是完完全全单方面的投入——如果李宇春最终夺冠,每一位给她投票的玉米除了精神上的满足,什么实质性的回报也不会有。而给她投票的人这样多,她连到底有多少人给她都过票都不会知道。也正因为如此,每一个给她投票的人都怀有无限的真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