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当玉米,恐怕我还不会意识到现在抽烟的女孩子已经这么多了。因为工作比较忙,大学又在天津,我的朋友大多是公司的同事,她们基本上不抽烟——后来我发现这其实是假象,很多女同事都抽烟。但是身为一个比较传统的技术行业从业人员,她们都装出一副好孩子的样子。上次去长沙,一个女孩说:我得去买烟,没有烟了。我那个淑女玉米同事马上从包包里掏出一包中南海:“先抽我的吧。”这一行为令我瞠目结舌,因为她真的完全没有在我面前表露过这一特长。她平静的对我说:“回去别和老板说啊。”
很奇怪的是我对抽烟完全没有兴趣,也许因为我一直都是理科学生。更因为我一直表现出这种没有兴趣,所以也没有人来引诱我。现在想想,上大学的时候,照大多数人看来,我这么一个爱听摇滚乐,有时候还喝点酒的女愤青一定将来生活糜烂,每天烟酒度日。可事实是我不但一毕业就结了婚,至今一只烟都没有抽过,还特别规矩的贷款买了一个房子,并且每个月按期给老妈生活费。
对于女孩子抽烟,我挺不理解的。照我看来,大多数女孩子都比我爱美。自我工作以来,就发现自己在护肤品和化妆品的投资上少得可怜,被很多女孩子耳提面命的教训过,告诉我青春和皮肤都是转瞬即逝的东东。然而她们竟然明知道抽烟对皮肤不利却还要抽烟。不但抽,而且比男孩子抽得还凶。我老公对此的解释是:女士烟没什么劲,所以她们以为多抽点也没事。
本来抽烟和我没有交集,但是因为当玉米,我认识了一群文科女生,惊讶的发现她们竟然鲜有不抽烟者。去长沙的那次,只有我一个人不抽烟,还有就是当地接待我们的那个美眉不抽。上周五木头从上海来,我们几个和她吃饭,当然对她的抽烟我是有心理准备的。另外两个中财的美女也抽烟,还有一个和我一样不抽烟的虽然是文科女生,却来自北邮,和我一样也算是理工科出身。
其实很早我就知道女孩子抽烟的不少,但我没有想到这么多。当初在亮马河大厦上班的时候,每次去洗手间都烟雾缭绕。头几次我总怀疑自己进错了地方,后来也就习惯了。不过可能女人抽烟终归是少数,上次去长沙,在北京机场的时候,她们几个小烟民去吸烟区抽烟,一进去发现里面一个女人都没有,一群大男人神情诡异的看着她们。让她们顿生自己进了男厕所的感觉。所以在下次烟瘾发作的时候,她们选择了忍一会,因为她们实在不想再享受那种礼遇了。
女人抽烟和男人有很多不同。首先聚会的时候都是女人,我不可能让她们不抽,照顾一下我的衣服,头发,嗓子还有眼睛。而聚会上男人抽烟,我就可以大义凛然的要求他们保持风度,注意当桌的女士。其次这些女人都无比任性,绝对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主。男人抽烟,绝对不会反对别人也抽,女人却霸道的多。上次在通乐吃小龙虾,她们一群小烟民边吃边抽边聊,我这个不抽烟的好孩子啥也没说。过一会吃得差不多也抽得过瘾了,靓靓突然用一种极其厌恶的表情和声音说:“咱们快走吧!这里好多人抽烟,我都快被熏死了!”说完还很不满的对着旁边几桌男女扫视了一下——就好像她这辈子根本没有碰过烟这种罪恶的东西。其实她刚才一支接一支根本就没停,屋里很多烟味都是她贡献的。还有伊伊这个文学女青年(我要特别虚荣的介绍一下人家是文学硕士,而且是北大毕业的,她说她今年要考博士,我可以开始用博士的头衔来称呼她,而我坚持等她真的考上了再改变待遇),她总是很虚伪的说自己要过健康的生活,锻炼并且戒烟。可以想象,这些到目前为止还是她的美好愿望。但是她告诉我,如果她在公共场合看见有人抽烟,经常会居高临下的对那个人说:“公共场合请不要吸烟!”说的时候充满了道德上的优越感和正义感,全然不顾她的包包里永远放着一包烟这个事实。
她们这些抽烟的家伙让我不得不控制聚会的次数,因为每次聚会回来我的喉咙都又干又疼。我是个对气味极其敏感的人。前几天北京重度污染,我在家里眼泪汪汪,头晕眼花,一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可怜相。当时我马上对老公宣布我感冒了,全家都要伺候我。老公看我的物理反应不像是装的,就勤勤恳恳的做牛做马一整天。不料第二天刮了一阵风,污染被刮跑了,我马上生龙活虎,才发现原来我是对污染有反应呀!
仔细想想,我还真的产生过抽烟的欲望。当初在台湾公司上班,公司里的气氛压抑的不得了。同事们都不断找借口到楼梯间去待一会透透气。男同事特别自然的说一句“走,去抽根烟。”就可以大大方方的一起出门。他们在楼梯间里喷云吐雾,如果有人路过看到也不会有什么不妥。可是我们就不行。上着班总不能说“咱们出去待会”,只能借口说“去洗手间”。后来全公司的人都觉得我们几个女孩子肾脏有问题。每次我们在楼梯间里鬼鬼祟祟的坐着,路过的人都会多看我们两眼,好像我们在策划谋反一样。这时候,我们几个女孩子面面相觑,终于感慨一声:“咱们是不是也应该拿根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