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的粉丝,狂热的票房
(2011-09-26 08:21:26)
标签:
娱乐杨幂中国宋体大武生 |
分类: 映画人生 |
粉丝!
这不是在说那个可以在火锅中开涮的食品,而是音译自“fans”的舶来品。它早已不是什么新词,在流行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都在音乐等等领域感受到了粉丝的威力,周杰伦的一呼百应,蔡依林的风生水起,风光的不知所以。然而,国内却从来没有一个十分有电影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出现,并不是这些明星缺乏人气,如刘德华这样的巨星演唱会上人山人海,单单在电影上却无可施力。
斗转星移,形势如今发生了变化。
今年先后上映的两部电影,成就了话题:杨幂主演的《孤岛惊魂》和韩庚主演的《大武生》。《大武生》烂吗?可能很多人觉得很烂,《孤岛惊魂》烂嘛?可能很多人觉得更烂。但就是这两部大片,前者上映5天票房2000逾万,后者以500万的粗制成本获得了9000多万的票房佳绩,这是很多投资千万大制作都无法比拟的。
《大武生》的出现,可能并不单单是一部商业电影的上映而已,相反,很多业内人士试图借助这部影片来衡量明星粉丝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影响一部电影票房。虽然有《孤岛惊魂》9000多万的票房佳绩在前,但对于杨幂粉丝是否真的扛起了其中大部分,争议还是很多。于是,《大武生》就成了新的试验品,成了,就如人所说是“中国电影粉丝元年的诞生”,败了,恐怕就说明这明星粉丝在票房成绩上的贡献被高估。
所以,最终的成绩似乎表明,粉丝们站起来了,投资者们所期待的明星拉动票房的现象眼看着就来,杨幂的身价水涨船高、韩庚的价码恐怕也立马直升。好时候到了,原因何在?
一、
二、
三、
四、
的确,粉丝的支持再一次验证了明星的价值。粉丝们对于偶像电影的付出,或许对于电影产业的发展是一件好事,毕竟,投资方可以通过适当的使用合适的明星去引发影片的最大效益,电影是艺术的商品,有钱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明星的吸引力并不会长久持续,好的作品才是维系其艺术生命的正道,被过度开发的后果只能是两败俱伤,然而这样的现象已经出现,据统计,杨幂2011年就要接拍11部电影,期间还有其他的各种商业活动,演员投资在表演上的功夫就可想而知了。乌托邦的状态是明星在一部好的影片里有上佳表现,粉丝们的支持让这部影片取得丰厚的商业回报,从而走进一个产业的良性循环中,但这的确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