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家庭》——假戏与真做
(2010-08-24 01:00:46)
标签:
娱乐 |
文/达达先生
成为一个人人眼里的模范家庭,有可能是很多个家庭的梦想。试想一下这个场景,周围的邻居全都交口称赞自己家的好,而且是什么 都好,房子好,装修好,老公帅老婆美,一双儿女也都是人中龙凤,好的工作好的样貌,上天似乎将一切的优良品质都赐予了这样一个模范家庭,若我们的隔壁遇上 这样一个邻居,这该是好事还是压力颇大的坏事呢?
《模范家庭》这部电影中似乎就有这样一个超级完美的家庭,由黛米•摩尔、大卫•杜楚尼、 艾梅柏•希尔德、本•霍灵斯沃斯组成的四口之家,家庭富裕,工作顺心,在各自的朋友圈当中都是出尽风头的人物。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很谦和,虽然他们很有 钱,但在他们的生活当中,看不到什么有钱人的傲慢无礼,反而是更多的谦逊。这样的家庭,自然吸引了全部邻里的目光。
但电影总是经常的出人意料,模范家庭的路子似乎只是表象,关上那扇豪华公寓的大门之后,房子里潜藏的是更多的秘密。
整部《模范家庭》就这样分为了两个部分,前期的铺垫显得有点冗长无聊,富庶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美式的豪华小庭院,在看多了美国电影的我们看来,总显得有点太熟悉了。而且,在前面的人物出场当中,个性趣味展开的也不够,总之,前十分钟的电影是让人犯困的。
直到这一家子的生活秘密被揭开,电影才终于开始有趣起来。作为四个推销员的他们,家庭只是他们的组合方式而已。并不涉及到任何感情和亲情的联系,四人组合当中,有组长有组员,分工合作,目标只有一个:尽可能多的推销出自己的产品。
影片的有趣之处在于提出了一个新鲜的推销模式,电影改变了传统的直接上门推销的口口相传,而是着力打造这样一个模范家庭的生活方式,通过这种生活方式的炫耀,吸引他人来关注并且购买自己的产品,当然,这些产品都是剧中模范家庭四人组正在使用的。
也 许这样的推销方式显得有点梦幻,但贵在新意,导演特意在电影中加入了另外一对夫妻的对比,妻子作为传统推销员天天梦想着能够多多的卖出自己推销的化妆品, 但却无法轻易的获得成功。窘迫的生活,最终甚至导致了丈夫的自杀,悲惨的结局让对比的意味显得很耐人寻味。究竟是金钱造就了生活,还是生活造就了生活,当 电影里的人们都迷失在金钱购物的快感之中的时候,这样的生活方式很明显是出了问题的。
因此,大卫•杜楚尼饰演的丈夫,才一直在尽力的避免自己完全的融入到这个推销团队当中去。对他而言,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但对黛米•摩尔饰演的妻子来说,工作是工作,生活亦是工作。所以,伪装成了他们的必需。
丈 夫从一个失败者伪装成了一个成功者,妻子的过去沉浸在更换“老公”推销产品的快感当中,儿子伪装自己同性恋的角色在学校中吸引女生,女儿喜爱中年男人却要 佯装自己谈的是妙龄少男。这样的伪装是需要长久的恒心和毅力的,甚至需要的是内心的坚硬。大卫•杜楚尼从最开始便爱上了黛米•摩尔,但面对一个公私分明的 女强人,面前的一堵墙却总是突破不了。忍耐、等待就成了必须的功课,甚至于因为感情上的刺激,大卫•杜楚尼的角色才开始下定决心的提高自己的销售成绩。
而 直到另外一对夫妇丈夫的自杀,大卫•杜楚尼的角色才受到了巨大的刺激,进而转化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勇敢的撕破了自己的面罩。在这个转化当中,大卫•杜楚尼 突然的真情告白显得很是突兀,向自己的邻居诉说事情真相,并无助于事情的解决,冲动之下招致的,只是“妻子儿女”的狼狈逃窜。
电影的结局是幸福的,丈夫大卫•杜楚尼已经完全的回归到了自己,而妻子黛米•摩尔已经进入了另外一个新的家庭,重新开始自己的推销事业。导演的温情在于,他还是让二人走到了一起,开着车一起走向了心中的某个圣地。
成为一个人人眼里的模范家庭,有可能是很多个家庭的梦想。试想一下这个场景,周围的邻居全都交口称赞自己家的好,而且是什么 都好,房子好,装修好,老公帅老婆美,一双儿女也都是人中龙凤,好的工作好的样貌,上天似乎将一切的优良品质都赐予了这样一个模范家庭,若我们的隔壁遇上 这样一个邻居,这该是好事还是压力颇大的坏事呢?
《模范家庭》这部电影中似乎就有这样一个超级完美的家庭,由黛米•摩尔、大卫•杜楚尼、 艾梅柏•希尔德、本•霍灵斯沃斯组成的四口之家,家庭富裕,工作顺心,在各自的朋友圈当中都是出尽风头的人物。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很谦和,虽然他们很有 钱,但在他们的生活当中,看不到什么有钱人的傲慢无礼,反而是更多的谦逊。这样的家庭,自然吸引了全部邻里的目光。
但电影总是经常的出人意料,模范家庭的路子似乎只是表象,关上那扇豪华公寓的大门之后,房子里潜藏的是更多的秘密。
整部《模范家庭》就这样分为了两个部分,前期的铺垫显得有点冗长无聊,富庶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美式的豪华小庭院,在看多了美国电影的我们看来,总显得有点太熟悉了。而且,在前面的人物出场当中,个性趣味展开的也不够,总之,前十分钟的电影是让人犯困的。
直到这一家子的生活秘密被揭开,电影才终于开始有趣起来。作为四个推销员的他们,家庭只是他们的组合方式而已。并不涉及到任何感情和亲情的联系,四人组合当中,有组长有组员,分工合作,目标只有一个:尽可能多的推销出自己的产品。
影片的有趣之处在于提出了一个新鲜的推销模式,电影改变了传统的直接上门推销的口口相传,而是着力打造这样一个模范家庭的生活方式,通过这种生活方式的炫耀,吸引他人来关注并且购买自己的产品,当然,这些产品都是剧中模范家庭四人组正在使用的。
也 许这样的推销方式显得有点梦幻,但贵在新意,导演特意在电影中加入了另外一对夫妻的对比,妻子作为传统推销员天天梦想着能够多多的卖出自己推销的化妆品, 但却无法轻易的获得成功。窘迫的生活,最终甚至导致了丈夫的自杀,悲惨的结局让对比的意味显得很耐人寻味。究竟是金钱造就了生活,还是生活造就了生活,当 电影里的人们都迷失在金钱购物的快感之中的时候,这样的生活方式很明显是出了问题的。
因此,大卫•杜楚尼饰演的丈夫,才一直在尽力的避免自己完全的融入到这个推销团队当中去。对他而言,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但对黛米•摩尔饰演的妻子来说,工作是工作,生活亦是工作。所以,伪装成了他们的必需。
丈 夫从一个失败者伪装成了一个成功者,妻子的过去沉浸在更换“老公”推销产品的快感当中,儿子伪装自己同性恋的角色在学校中吸引女生,女儿喜爱中年男人却要 佯装自己谈的是妙龄少男。这样的伪装是需要长久的恒心和毅力的,甚至需要的是内心的坚硬。大卫•杜楚尼从最开始便爱上了黛米•摩尔,但面对一个公私分明的 女强人,面前的一堵墙却总是突破不了。忍耐、等待就成了必须的功课,甚至于因为感情上的刺激,大卫•杜楚尼的角色才开始下定决心的提高自己的销售成绩。
而 直到另外一对夫妇丈夫的自杀,大卫•杜楚尼的角色才受到了巨大的刺激,进而转化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勇敢的撕破了自己的面罩。在这个转化当中,大卫•杜楚尼 突然的真情告白显得很是突兀,向自己的邻居诉说事情真相,并无助于事情的解决,冲动之下招致的,只是“妻子儿女”的狼狈逃窜。
电影的结局是幸福的,丈夫大卫•杜楚尼已经完全的回归到了自己,而妻子黛米•摩尔已经进入了另外一个新的家庭,重新开始自己的推销事业。导演的温情在于,他还是让二人走到了一起,开着车一起走向了心中的某个圣地。
前一篇:《约会之夜》——生活就是阴差阳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