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巧克力和玫瑰
(2010-05-24 00:54:33)
标签:
娱乐 |
分类: 映画人生 |
文/达达先生
依稀记得大学时有次英语口试的题目就是让我讲述一下Valentine’s
因此,跟 情人节发生联系最多的还是在电影上。那么多电影里的情人在情人节这一天或分手或甜蜜,玫瑰、巧克力这些本普通的物品,与情人节挂上关系后,就也开始不普通 起来。想想这中间起关键作用的应该还是人类之间的爱情,正是有了这样的浓情蜜意,才能使得原本带刺的玫瑰、苦涩的巧克力有了一层浪漫的色彩。
《情 人节》这部电影,选择在情人节的档期上映,注定了它又是一部轻爱情喜剧。不过好莱坞向来擅长于制造这样的浪漫故事,比如《电子情缘》、《浓情巧克力》这样 的甜蜜经典。其实好莱坞是一个非常多面的巨人,它不仅能够制造出《阿凡达》这样技术至上的作品,它同样也可以不时的煲一些温暖的汤给我们喝,而且,好莱坞 电影人是以一种非常浪漫的态度在做这样一件事情。
《情人节》就可以算作此种类型的一个较好之作,无论从电影本身质量还是各类造势上。先来 看看电影的创作阵容,导演盖瑞•马歇尔是打造过《落跑新娘》、《风月俏佳人》这种佳作的老手,而众主演里既有茱莉亚•罗伯茨这样的好莱坞主心骨,也有安妮 •海瑟薇这样的新生代,更有泰勒•斯威夫特这样初等荧幕的歌唱明星,豪华的明星阵容是让这部电影养眼的基础,而故事讲的好与坏则决定了这部电影能否长久的 吸引观众。
电影的故事明显近年来最流行的爱情故事讲述的方式,5对不同人物的不同情感经历,共同搭建了情人节这一天的悲欢离合。这种故事 组合的手法,在《纽约,我爱你》里就见过,在国产的《全城热恋》里我们也见过,只是与它们故事的完全独立不同,《情人节》里的人和故事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 联系,这也印证了那条全世界任何两个人之间的联系人不超过7个的规律。只是这样的故事架构,会比较考验导演的功力,如何让诸多陌生人之间能够挂上一些联 系,而且不显得突兀其实还挺难。
不过老导演自有两把刷子,剧中的花商艾什顿•库彻,还有体育记者杰米•福克斯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两个关键的人物。职业的必然让他们肯定要不断的遇上不同的人物,正是在这样的串联中,几个故事都以各自的步调闲适的发展着。
具体到电影中爱情的内容,虽然都不一样,但还都是传统的好莱坞调调。只是导演在影片中流出的不一般的态度和观念才真正让人惊艳。按理说情人节应该是非常欢乐充满美好的一天,但电影中的众主角们,爱情的路途却并不见得有多么顺利。
电 影最开始给了我们一个非常美好的开头,我们见证了一次成功的求婚。但实际在随着影片的发展,我们发现这对恋人并不那么幸福。女方对即将到来的婚姻充满了恐 惧,所以选择了逃离。而看看其他人,深爱的医生是有妇之夫,喜欢的女人的工作是接色情电话的,对母亲充满思念的小男孩,还有深受自己性取向困扰的橄榄球明 星等等。
可以说他们每个人光鲜的生活和爱情表面,其实都掩藏着不为他人所知的一些琐琐碎碎。这些琐碎,或者重要到影响人们的关系,或者只是平添几分烦恼而已。正是应了那句烦恼是自己的。
当 然,影片最后的结束肯定是甜蜜又圆满的。各人终得所爱,寻觅到了归途。年迈的原谅了对方年轻时犯下的错误,年轻的有的接受了对方有点不堪的职业,“爱一个 人不只要爱她的优点”而另一对则找到了自己真正所爱的,其实是陪在自己身边最亲密的朋友。只是友谊这个字眼阻碍了他们认识清楚自己的情之所向,而小男孩则 终于和自己当上校的母亲团聚,橄榄球运动员则勇敢的坦承了自己喜欢男性的事实,在一个充满阳光的清晨,迎来了爱人动人的抚摸。
可见,整个 电影的剧情走向还是一种传统的合分合的模式,不同的故事将这个模式肢解,又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演绎了出来。因此我们在观赏这部电影时,会有不时袭来的惊喜, 无论是表演还是故事。配合上暖色调的画面色彩,还有电影里无时不在的娇艳花朵,这部《情人节》为我们贡献了一部非常合格的爱情轻喜剧。
而且导演还在电影里向我们隐约展示了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爱情不分哪天哪月,寻到珍爱自然每天都是情人节,我们需要珍视的是每一天的生活,而不是只把节日当生活。从电影里的几段故事我们也可以发现,有时候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往往就在身边不远处。
后一篇:《夏天的尾巴》——所谓的台式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