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杜甫的名句做新片的片名,许秦豪依旧还是那个含蓄隽永的电影人。忘不了《八月照相馆》中抱着枕头痛苦的韩世奎,《春逝》中到处捕捉大自然声音的刘
志泰,还有彼时清纯可人的李英爱。许秦豪在韩国电影黄金时期创作给我们的美好,不仅仅是一场场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更多是让正值青春期的我们懂得了某种爱
情的苦涩滋味。虽然随着韩影的没落,许导的电影也开始不尽如人意,但延续下来的某种情感,仍然还是让我对许秦豪的电影保有着某种期待。
《好雨时节》的男女主演是郑宇成和高圆圆,依然是许氏演员的一贯特色。郑宇成自信成熟有着一种优雅的气质,高圆圆青春美丽却又不失某种风韵。用这样的两个演员来出演一部这样的爱情片,自然是再合适不过,起码视觉上非常的养眼。
而至于演技,郑宇成已经是历经磨砺了,高圆圆也早以一部《青红》进入过戛纳的影后评选环节,虽然离获奖尚有距离,但提名亦已经是对年轻的高圆圆的极大肯
定。所以观《好雨时节》,对两位演员的演技自是不用过于担心,郑宇成除去高大帅气的外貌,眉眼间透露的却是害羞与腼腆,这与本片主人公热爱又不过分的特性
很是贴合,而对高圆圆的挑战则是,如何去出演一个心底受过重创,欲爱而不能的角色。
其实《好雨时节》并没有讲述一个复杂的故事,高圆圆饰演的May偶遇大学同学郑宇成饰演的朴东河,相互的邂逅总是没有突破,原因就在于May心中的心
魔……她的丈夫在5·12地震中死去,渐渐的心中的症结被打开,二人还是走在了一起……没有太曲折复杂的情节,电影本身是一个用爱温暖人心的故事,只是夹
杂了现实主义的因子,同时还披上了杜甫那句名句的浪漫,就此别致了起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朴东河也似好雨一般,在对的时间出现在了对的位置。在杜甫草堂的翠绿中,他和May相遇。短暂的交流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没有了昔日大学时期的青涩,两
人的交谈都有了被现实打磨过后的圆滑。只是这种感觉维持不了太久,心动的感觉即使轻微,也足够让两人心烦意乱。然而感情如何进展,却不是能够轻易控制得
了。导演在此处插入了汶川地震的话题,关照了众多地震中丧偶的妇女。虽然高圆圆的形象不具有代表性,但那种经历创伤后对爱的抗拒,仍然还是打动人心的。而
导演作为一个韩国人,能够将视线放的这么平,与生活如此紧密连接,也算是诚意之举。
许秦豪以往的电影,城市的概念似乎都被抽象到了某几处场景。《好雨时节》里却将成都作为了一个真正的背景来展现,只是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看一个陌生的城
市,稍有偏差总会产生问题。拥挤无序的交通、破陋的小摊,虽是生活的常态,但有选择性却无明显的剧情意义片段,总会使人产生一些想法。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片中高圆圆饰演的May,在爱与不爱中却步。想爱,面对的是地震后的心理伤痛。不爱,亦不舍一份真诚的感情。于是在这种矛盾中,她对朴东河欲语还休,爱到
激情时戛然而止。在屡次的得与失之间的朴东河,伤痛与喜悦并存。导演在影片后段设置了一个转折点,让朴东河无意间了解到May的伤痛。与以往许氏影片的悲
情结局不太一样,《好雨时节》终于迎来了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两人最终推着那辆自行车站在了一起,给观众指向了一片明亮的想象空间。
片中二人感情的深化都伴随着朴东河的离开,两次都是将走却又没有走成,留下来自然有了发展爱情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爱情慢慢的滋润着May的伤口,朴东河也是不断地给予着自己的爱。这真是因了那两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许秦豪的拿手好戏还有配乐,他的音乐总能在恰到好处中与剧情无缝的衔接,给人以巨大冲击。无论是催人泪下的抒情,还是颇具跳跃感的叙事。《好雨时节》里最
喜欢的一段镜头产生在54分钟时的一段手持镜头下对机场众生的扫描,以及二人告别时的一系列特写,伴着轻快有节奏的音乐,影片在此开始真正的渐入佳境。随
之而来的一段激情戏码,未有任何色情的元素,却仍是异常的香艳,得力于导演巧妙处理的镜头与剪接。
长镜头,手持摄影,浪漫,爱情,伤痛这些传统的许秦豪因素无一例外的出现在了《好雨时节》之中,不同的是这次代入了更多的现实生活因素,跨国的组合也带来
了很多新鲜的撞击。这样的一部电影,是一部值得喜欢此类型影片的影迷观看的,毕竟,现在的韩影如此纯粹又不落俗套的爱情故事,还是比较少见。
影片的少许问题在于,许导的慢节奏让本片长达2个小时。而正如前面所说,前半部分的剧情确实有点拖沓与模糊,让人打瞌睡之余也对剧情讲述什么不知所云。而
脱离掉了过去的纯悲情,电影是否真的还能如过去般有力,也成为了一个大疑问。而涉及到片中对成都的作者化表现,则留待影片上映时留给大家评说。(《好雨时
节》将于2010年1月20日于国内上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