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一类物件儿,其实各有诸多不同。科技发展到现在,手机能上网,能看电视,还能遥控视频,功能比按键还多,一样的大小,一样的作用,用户体验却完全不同。有的用起来恨不得抡起来砸到制造厂商老板家的玻璃上,有的买了还不到一个月,就欢喜地放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里怕掉了,比宠物狗还宝贝。
人也差不多,都一个意思。同样是女人,穿一样的衣服,走一样的寻常路,从一个门洞里出去,一样是见人,有的需要买六斤高中低档化妆品,全揉在脸上化开才敢抬头,有的只要往嘴上抹点儿就能让男观众撞电线杆子。
区别在车身上也有。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谁的车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买到手里都不许别人说三道四,可晚上下班回家,赶上不待见的,也得闷头哭鼻子。以前看过某个文章,作者大隐隐于网,至今不知身份姓名。文笔老辣,思维灵动,端的是条好汉。更重要的,他的文字间还有点儿我很喜欢的非投机和仅取巧。
话说那篇文章写得是将很多车比喻成金庸小说笔下的人物,有敦实憨厚如郭靖者,有貌似阳光实则阴柔的“李莫愁”,也有宛如黄蓉一般伶俐悦人的小巧车型。
至于蓝色的北京现代i30,必然是身形状如云中燕,血统好似陈近南。不知道像江湖里没见过此人就不能吹牛自己是英雄的陈扛把子这些的高手们,在露面时是不是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喜欢让人等,大约就喜欢这个劲儿罢。
消息出得早,市场上得慢,可也值。流线车型这四个字被汽车广告商们说滥了,可我还得说,没办法,我就这么轴。套一下金庸小说,我真不好意思说它是小龙女,但怎么说至少也是“古墓派”的传人,红玉击鼓、班姬赋诗,拳法不见得多了得,但飘逸潇洒总是有了。
“外观、外观、外观”。汽车制造商考虑这个要素,历朝历代都不一样。过去有各种标准,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时尚、时尚、时尚。”这一点,北京现代i30的答卷是欧凯的。从前到后,宛如春树,“没见一枝不时尚。”可惜没有云梯,不能从天上俯览,否则还能再拽几句酸词儿。
列位看官,曾记否,大虾杨过是怎么打动小女郭襄的:“一张清癯俊秀的脸孔,剑眉入鬓,凤眼生威,只是脸色略显苍白”——“想不到这样清俊!”车如其人,那是必须的。
最后补充备注一下,这个不是软文,也没稿费,端的是篇普通博文。我于今日参加了北京现代i30的试驾活动,所以一家之言,如有不同意见,欢迎随时切磋。
欢迎你,汽车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