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也疯狂
文/醉鱼
近年来,医生这个职业,已经沦落到和贪官,城管一样的地位,既让人艳羡,也让人不齿。在各式各样的段子或者控诉里,医生基本以冷血杀手的面目出现,而医院,更是被描绘成病人和家属的炼狱。
作为一个天生的怀疑论者,以及一个曾经的患者,我从理性和感性上,都认为社会对医生和医院的攻讦过于极端,这个机构和她的从业者远没有那么十恶不赦,他们更多的,是代替体制背负了很多骂名。当然,也不能相信“太阳无需铭刻,就能自别于黑暗”的鬼话,我们需要听听辩方的声音。
郁闷的是,跟批判的声音相比,真实描写医院的作品太少了。几年前我倒是看过一本描写某大学医学院实习医生的小说,叫《万物生长》,作者是我比较喜欢的冯唐。可是在冯老师那里,这座医学院基本就是医生版的大观园,风花雪月,唐风宋韵,自恋的情绪溢满笔端。这样的东西,用来做辩护词,其作用显然会适得其反。
还好,在这个欧洲杯把人搞的头昏脑胀的夏天,曾经的医生,现在的IT从业者,业余作家,王小枪同学,鼓捣出一本《疯狂医院》。作为王小枪的朋友,我应该采取时下比较流行的介绍方法:她揭开了医院和医生神秘的面纱,翔实披露了这个机构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但是,作为一个读者,在品评的时候。我不能背叛自己的感觉。我要说的是,在阅读过程中,我没有得到刺探隐私的快感,只有被各式各样段子逗的狂笑,上气不接下气的肝颤。
如果你抱着学习的态度翻阅此书,一定能了解到很多病历本里看不到的,医院约定俗成的规矩或者办事方法,对你将来可能的医院之行大有裨益。不过要是换一种态度,你得到的显然会更多。
一生都在证明自己比别人聪明的王小波对写作有个要求,就是有趣。而他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远房堂弟王小枪做到了。书中那些层出不穷的误会,无处躲藏的尴尬,轻松诠释了幽默的力量。最最重要的,是这些误会,尴尬都是真实的,它不是灵魂出窍的冥想,它极有可能发生在你我的身上。
看完她,我发现,那些不苟言笑,满笔天书的王八蛋,原来和我们一样,过着油烟酱醋的生活。他们也会有情感困惑,也会被卷入办公室政治,也会在求人办事的时候碰壁,也会被天敌收拾的服服帖帖。
医生不过是个职业,在那件白大褂包裹之下的,是和我们完全一样的,人。
作为一个优秀的生活纪录者,王小枪还原了一个职业真实的自我。最近我一直在想,写作这个事情上,我们到底需要天马行空的想像力,还是忠于内心的搜集整理?小枪同学的答案,显然是后者。
最后,做句广告吧。了解医生,缓和医患矛盾,从阅读《疯狂医院》开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