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名同姓

(2005-11-14 00:01:19)
分类: 疯狂医生
小时候,我们班里有两个姓名完全一样的同学,都叫张晨。为了区别,老师自作主张,管个头大的叫“大张晨”,个子矮的叫“小张晨”。小孩子天真烂漫,只要别叫侮辱性的名字都一概同意,但爹妈不答应,后者非要逼着老师重新改正,说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老师也个性,说什么都不肯改,说这种事情我都做不了主我还当老师干吗。

最后这事闹到了校长办公室,校长权衡利弊,做出决定:将其中一个调到另外一班。至此风波才算平息。结果是大人闹得不亦乐乎,小孩子仍然嘻嘻哈哈,牵着手照样做好朋友。老师对此下了结论:自己的名字,别人的麻烦。
医院是一个绝对禁止出现差错的地方,这方面当然更不能马虎。几年前来了一对双胞胎,同时因为肺炎入院,院长曾亲自下达命令:实行跟踪护理制度,甲方乙方一定分清。最后双胞胎痊愈出院,还为呼吸科送了面锦旗,上书八个大字:“火眼金睛,妙手回春。”

类似的例子在医院出现过不少次,但象那对同名的小孩子一样,很少有人对此有过抗议。不过林子大,鸟儿就多,时间长了,难免会遇到你情我不愿的例子。上个月的最后一天,消化科收了一前一后两个病人,音同字不同,念起来都是李小明。

年龄差不多,发音差不多,但长相不一样,身份也不一样。身份证上写着“李晓明”的某局局长,而“李小民”则是老百姓一个,前者患的是胃溃疡,后者得的是肠梗阻。

其实俩人在一个科里住院,虽然名字念起来一个音,但区别开来还是很容易的事,至少要比双胞胎少很多麻烦吧?但问题还是出现了。按理说李局长怎么也应该住个单间,至少也不会窝在大病房里吧,但医院不是宾馆,他入院的时候正好赶上病满为患,要是晚来一天,局长他爹也只剩楼道可睡了。就这样,两个人巧合地住进了同一家医院,又巧合地入住了同一间病房,还是邻居。

这样一来,值班的护士几乎每天晚上都得除了必要的工作之外加上一个特殊的班:导游。从李局长住院的那一天开始,基本上每天都有探望者前仆后继地前来慰问,领导的领导自然是白天,但领导的下属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黑夜。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病房。”一到晚上八点左右,护士们就会不停地听到这样的声音:“您好,请问李晓明在哪个病房?”只需回答三个字“202”,声音便立刻消失,随之渐渐轻步远去。倘若有几个人同时探望,那么有的不愿意现身的就会委托护士代劳,还不忘放下一些饮料和水果作为感谢:“拜托了。”

医院每天换班N次,有的护士当然不知道要给谁,进了病房才发现是两个人,最后总是免不了要询问一番。如此过了三天,肠梗阻患者李小民拖着沉重的双腿找到主任:“麻烦您帮我换个病房吧,每天点着名的叫人失望,我受不了那刺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邂逅
后一篇:救护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