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两年前的一天晚上,各天主教微信群突然转发一条消息:费神父在朝阳县东大屯乡的培训中心被查封,神父被带走问话。一天后,传来消息,费神父已经获得自由,但培训中心被关闭,教友和神父被递解出朝阳县境。
听到这些消息,我不禁想到这件事一百五十年前朝阳发生的一桩教案非常,内容和费神父这次如出一辙:
话说一八五六年,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的黄清天神父(Mesnard)和艾天水神父(Franclet)到教友比较集中的松树嘴子传教、建堂。一八五七年被教外人士举报,朝阳县知县绵阿到教堂内,搜出圣书两本,阅读后认为“均系劝善避恶”的内容。经过仔细调查,认为“该夷人等实止诵经向善,并无为匪不法,亦非内地奸民假托外夷”。可见当时的满洲下级官员还能客观地看待这外来宗教。
这两位传教士中,艾神父是“二进宫”。原来,在道光三十九年(1850年),艾天水神父(Franclet)和李神父(Negrerie)在蒙古昭乌达盟翁牛特旗传教时,被昭乌达盟盟长巴林扎萨克多罗郡王逮捕,幸而官府没将他们杀害,道光皇帝上谕直隶总督讷尔经额,要求他派人将他们押送至广东,递解出境。一八五二年袁天水神父经海路回满洲,到朝阳传教。
在那个年代,涉及洋务都无小事,所以热河都统英隆、署理直隶总督谭延襄奏请朝廷,将这两位神父押解到上海,交由法国驻上海领事递解出境。而松树嘴子天主堂,则“斥县拆毁,不容再行建盖”。
我们有必要说一下松树嘴子天主堂第一任本堂神父艾天水,艾神父圣名洗者若翰,法兰西国阿登纳斯人士,生于一八二二年十月廿日,毕业于兰斯修院,一八四七年五月七日加入巴黎外方传教会,一八四八年六月十七日晋铎,八月九日来满洲传教。在两次被捕、两次驱逐出境后,一八五八年再回到满洲,担任牛庄本堂。一八六一年,方主教派艾神父到外兴安岭传教,他到了庙街(Nikolaïef),但沙俄驻西伯利亚总督极力反对法国传教士到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移动传教,故而无功而返。
一八六四年,艾神父在Se-tchoan(至今我没翻译出来这个地名)传教,三年后,他被任命为家乡阿登纳斯的法莱斯副主教(应该是助理主教),一九〇七年去世。我们应该缅怀这些开教先贤。
回过头来再说松树嘴子,辽宁省朝阳县东大屯乡松树嘴子村,地处满洲、(内)蒙古交界处的“柳条边”,是东北地区天主教的“祖庭”。
天主教在十六世纪末传入中国后,在北方地区陆续以北京为中心,向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发展。在十七世纪二十年代,辽宁也有部分天主教友。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英诺森十二世教宗将满洲地区作为北京教区的一部分,归法国遣使会管理。
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开始,就有北京教区的法国传教士来营口、朝阳一带传教。清道光十年(1830年)荷兰籍卡斯特劳神父同两名中国神父一起,向南满辽东地区巡回传教,有一位中国何神父担任辽东教务,他的传教点就设在朝阳县松树嘴子村(现朝阳县东大屯乡士毅村,下
同)。
道光十八年(1838年)八月十四日,教宗额我略十六世颁发通谕,将满洲和蒙古从法国遣使会管理的北京教区分离出来,成立满蒙教区,委托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管理。道光二十年(1840年),满蒙教区一分为二。清同治四年(1865年)十二月六日,圣座又将蒙古地区教务委托给新成立的比利时圣母圣心会管理。
光绪九年(1883年)十二月十一日,圣座谕旨将蒙古教区一分为三,其中东主教府设在朝阳县松树嘴子,有教友七千五百人,外籍神父四人、国籍神父四人,有座堂神父的教堂八处,由荷兰人吕继贤任主教。
吕继贤,(Thoedore Rutjes
,1844年-1886年)荷兰籍,圣母圣心会会士,别名吕多明,圣名德尔多禄。一八六七年来华传教,一八八三年任东蒙古教区主教。主持兴建了朝阳县松树嘴子主教府。创立了东蒙古教区修道院,创立了国籍传道贞女院。任主教期间修建了阜新民主村(哈拉户稍)教堂。死后葬于朝阳县松树嘴子教堂经堂内地下。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