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1年1月18日星期一考核行情要求及交易策略

(2021-01-17 19:07:27)
标签:

刘东声

刘子股斋

刘子思想

波浪理论述浪

私募基金经理

分类: 刘子盘中解盘

2021年1月18日星期一考核行情要求及交易策略

 

周末有没有消息?也许有吧!但我只看CCTV新闻联播和新浪财经,好像没有和股市密切相关的。

或者说,如果周一出现的高开、低开,也是股市该到了选择的时候。

过去的两年,乃至往远推到五年,即2016年以来,行情始终没有真正的舒展筋骨。

如果,如果为了捕捉到这几年的上涨机会,尤其是捕捉2019年来的这两年的上涨机会,而调整了交易策略和对行情的考核条件,那以此回溯2016年前的行情,就是赔多赚少。

但现在看,行情会不会保持这种“新常态”再持续若干年?哪怕只持续一两年。也就是说,2021年到2022年,乃至到2025年,会不会永远是“病慢牛”、“疯快牛”、“死牛皮”主导市场?

我认为不会,因为本来这就不合乎中国股市的波动逻辑,现在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君不见抱团股已经开始抱不紧吗?

君不见指数上涨已经个股不能跟随吗?

君不见市场估值已经不低乃至于泡沫丰富了吗?

这些结构化牛市都找不到局部热点的环境下,再想照方抓药复制这两年的行情,很难。

除非是经过震荡,重整股价结构,为再出现局部热点创造技术上的条件——这段我保证有人没看懂,但觉的倍儿神倍儿神的。这就对了,说话太明白就不值钱,得往让人糊涂里说,不然显不出大仙儿的高逼格。哈哈!2021年1月18日星期一考核行情要求及交易策略

借着这浪形路径图,翻译一下上面这段装逼段落说了啥?

指数走上面图里的“黄浪”或“绿浪”,指数虽然不走出熊市模样的下跌,但是,个股可是有下跌的。大牛股形态的,跌出一个月线上的“涨中跌”回调结构,之后可以再涨了。弱些的或估值就不该那么高的,稀里哗啦的跌到月线KD勾儿都打到15以下的位置了,PB或PE也全到3或20以下了,要涨也没毛病了。这时候,就可以再来一波上涨了。弄好了是“黄浪”的真牛市,弄不好也是“绿浪”最后一冲的结构化牛市。这就是“装逼”段落大白话的意思。

说多了,其实这两种可能性不是最大的。最大的可能性其实是“红浪”和“蓝浪”——要么干起来,要么跌下去。

对这最有可能的,我倒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但我对这两种路径,做的准备最多。我说的准备,就是交易预案。

本文就是以我的预案为主,加之给各种仓况的粉丝一个交易预案的参考。

至于想“听听老师的观点”的,或者“看看死空头怎么预测下跌”的,还是到此为止,别看下去了。因为刘子股斋没有看法只有做法,没有预测只有预案。

凡是想与我讨论看法不讨论做法的,是学员会被骂,因为等于白学了。是粉丝的,我倒是可以因势利导的进行一些初步沟通。

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学员群里天天热火朝天,粉丝群里除了我转发学员群里的可公开内容外,几乎无人发言了。呵呵!

希望有新人加入,带带人气。或者老人儿们看到这些,大胆讨论,不会被骂。呵呵!过客也可以在盘中解盘里留言,别私信,大家看不到,我希望能共享。大鸣大放。呵呵!

上周刘子股斋旗下基金继续空仓,又空仓一周。

群里有人问我是不是有开空冲动?一直就有交易预案和计划亏损额在枕戈待旦。不过,不一定是开空,也可以做多。

说白了,就是在等“蓝浪”和“红浪”的证据确凿。只不过“蓝浪”的证据容易满足,“红浪”费些工夫,但也不是没有可能。观察,需要观察。

等待是一种美德,休息是一种境界。

 

买入或持有股数=计划亏损金额÷(买入价或现价-止损价或算仓价)

 

星期一考核行情要求及交易策略如下:

 

一,股票账户净值大涨。或目标个股出现突破或趋势明朗的特征。或个股普涨,涨幅大于9.9%的个股大于200家,其中涨停家数占比越大代表多头越强,下跌家数不足50家。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上涨放量,日内推动浪特征明显,指标股有加速上涨动作。中证500指数上涨放量,有结束去年七月以来整理,恢复上涨总趋势的架势。各自为战,独立考核。

如果行情如是,那么我们认为,或许是“红浪”?

不管是不是,以上证指数为观察视角,连续四连阳之后的十字阴星,不能作为全部的牛回头过程。我等待的“红浪”牛回头,是周月线可见的调整浪。

如果这是“红浪”主升浪段,四连阳加阴星之后的上涨,我也认为是一个小子浪上涨,涨完了跌,跌的时候再看多头的成色。

到时候再做判断不迟。

目前仍然当作下跌前最后的冲高来理解。2021年1月18日星期一考核行情要求及交易策略

冲高回落之后的下跌,或许是也希望是中国股市的“伟大复兴牛”的开始前的最后的下跌。

 

操作上:

 

本基金留意期指分钟图细节,有无末涨特征?是为开空线索。

但这种开空思路,是基于短期最后一冲的判断,这是逆市判断。只是重视强弱,但有违服从趋势。

所以,如果末涨特征不明显,就放弃开空。

顶是跌出来的,底是涨出来的,还是等待头部特征初步证据出现,或者牛回头完成之后重新回升,之后,再做定夺。

个股方面,暂不开仓。虽然有我们所谓石门谷的逆市表现,而且相信指数进入熊市,这些有逆市表现的品种也有可能是涨中跌,之后还会上涨。但是,短期的调整也是风险。故尔要慎重。

这些逆市股在未来牛市中,如果不经过像样儿的蓄势,恐怕反而会表现平平。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空仓者慎重开仓,最好暂不开仓。

慎重开仓是指局部牛市的尾声还有些油水,如果目标品种是很熟悉的品种,且有逆市表现,可以0元为算仓价,少量占用计划亏损额,算仓买入。

但是,这种沙里淘金的买卖,不如放弃,等待牛回头或熊到底,才是上上策。

 

持股者审仓,相机减仓,准备清仓。

指数上涨不等于手中个股上涨,手中个股下跌也不等于下跌到位,所以,在未来还有低点出现的位置,减仓仍是应当采取的方法。

减仓也是为清仓做的准备,减仓之后,当真的出现破位动作时,也不会有“舍不得止损”的心理问题了。

 

二,账户净值涨跌不多。或目标品种涨跌不多,盘中并无明显的单边特征。或个股分化,涨跌家数均大于1000家。涨跌停家数可以作为观察个股强弱的窗口,但对涨停家数的要求要高些。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中证500指数涨跌不多。

如果行情如是,那么我们认为,当前位置的震荡,是头部的概率或许较小。

因为五周以来的上涨趋势,已经形成了局部小气候,要打破这个小气候,需要“变天”的大动作。

也就是说,长阳长阴,才会让这种小子浪结构发生变化。

如果这就是下跌的开始,那也需要持续阴跌,跌出足够的空间,之后出现像样儿的反弹仍然不能恢复上涨趋势,再进入跳水。这样,才可以走成真正的下跌趋势。

但这恐怕是本月内未必能完成的任务。

 

操作上:

 

本基金或相机开空,或继续等待。参照“一”。

个股方面暂不开仓。参照“一”。

 

空仓者暂不开仓为上。参照“一”。

 

持股者减仓,相机清仓。参照“一”。

 

三,股票账户净值大跌。或目标个股大跌。或个股普跌,跌幅大于9.9%的个股家数大于200家,其中跌停家数占比越大代表空头越强,上涨家数不足300家。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大跌,有单日反转做头特征。中证500指数大跌,有结束第一次反弹,进入主跌浪特征。各自为战,独立考核。

如果行情如是,那么我们认为,大盘股带动指数的冲高回落,或已经完成任务,接下来就是如何形成头部的方式了。

中证500指数代表的中小创品种,或许自去年七月以来,已经进入了新熊市。

这个新熊市是和2018年的幅度有一比的,甚至于会大于2018年的幅度。

懂波浪理论语言的看官或许明白,我是在说B浪结束,C浪开始。2018年只是A浪C或B浪B的下跌。

多说一句,2018年时,我就对这个为时一年的下跌浪,做过推动五个子浪和双之字的两种解释。

以波浪理论的逻辑来看,2016年以来,总体是B浪结构,在此期间频频出现“病慢牛”、“死牛皮”、“疯快牛”,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它没有推动浪的气魄。

但是,波浪理论的8个子浪中,推动浪有5个,调整浪只有3个。这种3:5的关系中,我当然要研究“5”里面有什么赚钱机会,“3”里面只能少研究或不研究。

 

操作上:

 

本基金可以开空期指空单,尤其是IC三月合约。

但分钟图上有没有2018年跳水之初的架势?也是要仔细观察的。如果没有,也可暂不开空,等待反弹。

空仓在趋势不明时,或曰没有重合浪、重合位的时候,还是上策。

个股方面不必开仓,逆市股可以放弃,计划亏损的原则不能放弃。

 

空仓者不可开仓。

就算事后看这是牛回头,但底是涨出来的,等待回升确认牛回头再说。

如果回升了,也就到顶了,又该回落了。

那么这样的行情还是“B浪性情”,是不值得交易的。取易取之利,败已败之敌,这是难取之利,未败之敌。

 

持股者务必减仓,应当清仓。

参照“一”。参照上面“空仓者”策略。

 

以上,就是星期一不同仓况应对不同市况的交易策略,如未出现需要调整交易策略的变化,这也是未来几日的交易策略,仅供参考。其中,“本基金”说的就是刘子股斋旗下基金的交易预案,录以备忘。

 

本文摘自=》2021-1-18星期一至2020-1-22星期刘子盘中解盘

 

刘子股斋主人于刘子股斋

2021-1-17 19:07:52星期日

主页点一下关注按钮,以后再有新文章就会在第一时间被提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