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刘东声刘子股斋刘子思想波浪理论述浪私募基金经理 |
分类: 我的交易笔记 |
史上罕见的指数计算错误
——2020年4月20日星期一收盘总结
本来今天不想写什么了,但是偏偏发生了奇怪的事情,沪深300指数大幅低开,其他成分股跨沪深两市的指数,比如中证500指数、中证1000指数等也有计算错误现象。而且上交所也及时发出了公告,证明是计算错误。但是公告连接我找不着了,应该不是被删了吧?
既然今天出了这么大的事儿,那就写一点什么吧!把习惯的题目都改了,也是为了以后我能方便地从目录中找到它。
上证指数的这20多年,我差不多是一天天的看过来的。因为当年沪深两市交易所主机配置不高,行情火爆造成堵单,致使上交所暂停交易,又推迟收盘,而且发生了不止一次,这我是见过的。
国债期货327事件,收盘前突然发生了大暴跌,全场多头几乎全部爆仓。收盘后,宣布跳水后的交易无效,这种临时修改游戏规则的事
但是,盘中报出错误的指数我还真没见过。我曾经有过几分钟认为我见过,那是朋友跟我开的玩笑。那是1994年的8月1日,我下午才到股市,看到上证指数暴涨,我还没看证券报,问旁边人有什么消息?别人跟我说:“大盘坏了。”
但今天的低开,我一秒都没相信过。因为上证50指数正常,沪深300低开2%以上,怎么可能。如果平安、茅台跌停了,那有可能,应该上证50也一起低开才对。否则,就说明上证50指数计算错误了。但据说有砖家还有理有据的分析低开的合理性,不知道是真是假?
通过今天的指数“假”低开,我想到了一些事,记录在下面吧!
首先,业内吵吵很凶的自动化交易,或者叫量化交易,或者叫AI交易,并不存在。退一步讲,起码没有形成足够大的比例。
为什么会有这种判断?因为一个交易系统就是在模仿交易者的交易逻辑和交易习惯。难道真的可以不看指数只看个股吗?如果参考指数,是自己在自己的交易系统里自行计算?还是直接引用沪深两交所的指数的数据?
我相信肯定是后者,因为自己计算出现错误的概率,比交给交易所的出错概率大不知多少倍。
如果指数出现了大幅低开,或者大幅下跌,手中的股票不管是跌多跌少,只要没有跌停,是不是就该卖出一部分?如果这个交易模型会出现在绝大多数的AI交易系统中,那么今天个股或者期指都应该出现恐慌性的集中抛售。
但我们却没看到这种现象,所以可以判断靠所谓的
那么,今天有没有股民因为指数这种“假”低开,造成错误的判断,采取了错误的交易呢?
我认为肯定是有的,什么时代什么的一粒沙,什么变成什么一座山来着,不敢引用。就是这个意思。今天因为这个造成错误交易的,应不应该找上交所去索赔?不是我挑事儿,我觉得是应该的。
当然,如果今天因为低开卖出止损了,过两天跌的更狠了;或者是今天避抄底买入了,到了明后天行情又上涨了,反而到因祸得福了,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为公众服务的机关,有时候是不讲理的。不是对别人不讲理,是对自己不讲理。也就是说,因为自己的失误行为,造成了对公众的损害,要负责。然而因为自己的过失造成了公众的获益,应当自认倒霉,损失也应该由自己承担。古代大商家的故事中,常见这样的情节。
我这样说话是不是有些招事儿?那就到此为止吧!还是说我最擅长的吧!
今天的数据,不知道以后能不能修改过来?我指的是日线上可见的低开,和分时图上可见的“假岛型反转”。因为这在统计上是有障碍的。我相信会改过来的,不过也就“毁尸灭迹”了,呵呵!但我已经截图保存了,珍贵的记忆,今生也许不会再遇到第2次了。
说说今天的行情和操作。
今天刘子股斋旗下基金净值下跌,不多。持仓等待,没有交易。
我知道,有人会说,“反弹已经很强了,几乎吃掉了三月跳水的一半涨幅了”。
这样理解是偏颇的,起码是在为多头找借口的。强弱不能只看空间,不看时间。
比如最典型的例子,2016年到2018年初的“病慢牛”,吃掉了股灾3.0的几乎全部跌幅,强不强?两年收复一个月的失地,强吗?
同样,这回也是,10个交易日的下跌,21个交易日没收复一半,强吗?
刘子十六字箴言中,有“重视强弱”一句,要真重视。
当然,说不强还有成交量很低,不足以发起多头大行情的因素。
总之做行情分析,就要做数据分析。
不要看空,要看空头证据。不要看多,要看多头证据。证据全看到了,把证据放到天平上,冷静、理智、客观的用逻辑和常识称一称,自然有答案了。
但答案当然不是未卜先知的预测涨跌,还是算无遗策的准备交易计划。
今天行情本不热闹,要不是因为有史上罕见的指数计算错误,这有“见证历史”性意义的事件,我都没打算再写收盘总结。
自然,周一考核行情要求及交易策略仍然有效,不赘。
本文摘自=》2020-4-20星期一至2020-4-24星期五刘子盘中解盘
刘子股斋主人于刘子股斋
2020-4-20 19:50:32星期一
到主页点一下关注按钮,以后再有新文章就会在第一时间被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