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子股斋主人
刘子股斋主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1,463
  • 关注人气:5,2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年1月2日星期四考核行情要求及交易策略

(2020-01-01 18:39:32)
标签:

刘东声

刘子股斋

刘子思想

波浪理论述浪

私募基金经理

分类: 刘子盘中解盘

2020年1月2日星期四考核行情要求及交易策略

 

新年好!2020年来了,利好也好来。

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

这样一来,市场就有了一个戏剧性变化的环境。

如果是涨不起来了,那就会把这消息转化为“利好出尽是利空”的作用,震荡做头,或直接下跌。

如果真的是众望所归的行情要开始了,那就有三种走势。

一种是不着急上涨,出现震荡,坚持在强市中,把“利好出尽是利空”的心理消化吸收,之后再“无利好”的背景下,稳健上涨。这是最好的模样。

一种是加速上涨,但是,只是把这利好的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之后,也就完成这波反弹的任务了。

最后一种是最强的,这会出现明显的成交量配合。这种走势是速度稳中加快,要像“疯快牛”那样的有长阳,但是分布要均匀,不能一“阳”独大。涨出足够的下跌空间,调整之后,再出现更快的加速。就像2014~2015年那样。

目前是哪一种先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的是,有了这样的戏剧性变化的条件,我们的考核行情要求及交易策略要有微调了。

 

买入或持有股数=计划亏损金额÷(买入价或现价-止损价或算仓价)

 

星期四考核行情要求及交易策略如下:

 

一,股票账户净值大涨。或目标个股出现突破或趋势明朗的特征。或个股普涨,涨停家数大于300家,下跌家数不足50家。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中证500指数大涨放量,加速特征明显。各自为战,独立考核。

如果行情如是,那么我们认为,虽然刘子股斋作为中国股市真真正正的价值投资者,仍然不敢断定牛市已经起航,证据严重不足。

但是,我们不得不怀疑,八月涨、九月红行情,经过十月到十一月的调整,在去年十二月初又重拾升势了。这就是上面说的,最后一冲的那种走势。

甚至于,可以认为这是“疯快牛”周年庆行情,要与“疯快牛”有一定的呼应关系。这就是上面说的,最后一冲最强的走势。

 

操作上:

 

本基金空翻多,留意做多机会。

现在做多有以下几种思路:

其一者,马上开仓,算仓价要远。这样一来,仓位就不会太重。

上涨了,这就是赚计划亏损额的“先头部队”。

下跌了,能扛的下跌空间也较大,可以从容等待上涨趋势恢复或最后一冲时再做决定。

这个策略,可以针对指数类品种,也可以针对个股。

在选股的时候,禁止“临场发挥”,一定要买观察多日乃至多年的品种,不打没把握的仗。就算买这样的品种,也不一定有把握,遑论随机选股。

其二者,宁肯踏空,也不追高,等待回调。哪怕行情已经站稳3500点之后,仍然还有上涨没完的劲头,再介入也不迟。

因为我们要吃的利润,是“红浪”,目标是上证指数4400点一带,这是6124以来大三角形的上轨。而“蓝浪”或别的大反弹,从2440点开始涨,涨不到3500点,或者到了也就是强弩之末的模样了。什么模样?就是5178点、3587点,甚至是3288点前“凑浪”的模样。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空仓者可以开仓,但要慎重。积极选股,为主升浪开始而选股。其它参照“本基金”策略。

小散也有“指数类品种”,各种ETF指数基金,就是可以作为期指替代品种。缺点是比期指手续费高,0杠杆,不能做空。但是,现在不是说做多的思路嘛!

 

轻仓者审仓。如果手中品种强,且有开始加速的味道,可以增仓。因为这样的强市品种,想必已经有了利润安全垫,可以扛风险了。

但手中品种仍然不强,要注意换股或暂时退出。这波可能不是普涨式的行情,或者大普涨的阶段还没到,还需要一次牛回头。

 

重仓者审仓,仍然注意减仓。

牛市了?牛市了又怎么了?牛市里就可以无视资金管理了?假定行情会一口气上涨到4000点,现在先减仓,抽回资金,为了再接下来更猛烈的上涨中追黑马,不好吗?

况且,上面说的“三种”走势中,是第一种,就会卖在高点了。是第二种,事后的回调也会打到当前位置。第三种或者会无功而返,是踏空了。但是,没让你清仓,只是部分仓位踏空。

满仓套牢都接受的了,部分仓位踏空就受不了吗?呵呵!我知道,受不了。这滋味儿比满仓套牢要难受多几倍。几倍?杨博士说“5倍”,不知道有啥依据。哈哈!

注意,这是刘子股斋近期内首次放弃“重仓者清仓”策略。

更要注意的是,这是“死空翻多”的信号,恐怕很危险。哈哈!这是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话,也是我对自己的反省和警惕。

 

二,账户净值涨跌不多。或目标品种涨跌不多,盘中并无明显的单边特征。或个股分化,涨跌家数均大于1000家。涨跌停家数可以作为观察个股强弱的窗口,但对涨停家数的要求要高些。上证指数涨跌不多。沪深300指数涨跌不多。上证50指数涨跌不多。中证500指数涨跌不多。

如果行情如是,那么我们认为,没有借利好猛涨,也没利好出尽而下跌,市场在选择。

可是,这是在去年五月跳水以来的高位震荡,这有涨的上去又跌不下来的意思了,是多头胜出的表现。

 

操作上:

 

本基金慎重开仓。参照“一”。

虽然仍是空翻多的思路,但是,也要注意,这是震荡做头的可能。

注意不是在“预测”的时候注意,而是“预案”的时候注意,注意的是计划亏损额的占用量。

说白了,还是“一”的精神,少做或不做。

但做空,索性等一等。现在确实到了,上涨加速可以一触即发,而开始下跌还差点儿火候了。

这在2018年9月底也有过这种味道,但10月开盘就是大幅低开跳水,这是美军的协作使然。这次会这样吗?如果不会,那就得有一个做头的过程了。

 

空仓者参照“一”,参照“本基金”策略。

 

轻仓者审仓。参照“一”。

增仓要慎重,但减仓也可以暂缓。除非是高开低走长阴,虽然下跌不多,但盘中下跌第一子浪的推动浪特征已经明显;否则,可以看看再说。

 

重仓者无条件减仓。

这也许是头部,也许是牛回头开始,但反正这是有短期下跌重合浪的。先减仓。

但这也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留下的品种一定是有机会的,而不是类似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被套情结”而看好。同时,还要注意算仓。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三,股票账户净值大跌。或目标个股大跌。或个股普跌,跌停家数大于800家,上涨家数不足300家。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中证500指数大跌,有单日反转的特征。各自为战,独立考核。

如果行情如是,那么我们认为,利好出尽是利空效应的概率大。

但是,上周、上上周,都出现过“特别像头部”的下跌,但都化险为夷了。所以,这也是要注意到的一种可能。

头部如果出现,转向过程恐怕不会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应有类似头肩顶、M头之类或其它头部形态出现。也就是说,上证指数起码要连续下跌到上周一低点之下,才算M头形成。

判断不要急于下结论,否则就是武断。

我们是做赚差价的交易者,不是抖机灵秀“先知先觉”的股评家,不要让自己产生任何幻觉。

 

操作上:

 

本基金继续做空为主。

这样的利好,如果不能掀起一波行情,就成为空方的口实了。

不过,历史上降准成为大行情起点的,好像没有。这不用我费劲,每到这时候,加息、降准前后的上证指数表现的统计表就会重现江湖,去看看吧!

上周五下午的跳水,上周一的跳水,都没形成下跌趋势。所以,这次能不能?也不好说。

所以,开空要慎重。除非看到下跌出明显的推动浪,而反弹不强,又下跌,可以开空。开空也是小仓位,计划亏损额要节约使用。

当然,如果出现高开过多,请不要相信2019.2.25日长阳重现,恐怕就是一步到位的意思了。这时候要不要开空?或者高开收出长阴后,要不要开空?根据盘中分时图浪形来决定吧!此不可先传无法逆睹者也。

上面这自然段属于“一”或“二”的情况,写在这里,作为补充。

 

空仓者不必开仓。低吸牛回头,也要用追涨。参照“本基金”策略。

 

轻仓者、重仓者减仓,注意清仓的必要。

如果这次又是“假下跌”,虽然说明市场够强,总能“挽狂澜于既倒”,应该说强。但是,无论从去年12月初还是从2733点开始算,都没涨多少,就这样“洗盘”,也说明够呛。

上个世纪真正的庄家时代的时候,我常说“强庄不震仓,震仓庄不强”,这句话,到现在也管用。只不过,庄家没有了。也许是我的进步没跟上的节奏,我的人脉里,除了吹牛A的,已经没有庄家的消息了。有的全是产融结合或国资之类的,市值管理都是低端产业了。也许庄家看不上我说的这些活儿吧!不犯罪,不刺激。哈哈!

书归正传。多头够呛,注意风控。

 

上面提到的“去年”,就是1天前的2019年。2019年过去了!

“时光如快马加鞭,人世如落花流水,军侯!过的好快呀!”

这是麒麟童的《单刀赴会》里鲁肃的念白。抄录在这里,作为这个关于“去年”的注脚之润色。

 

以上,就是星期四不同仓况应对不同市况的交易策略,如未出现需要调整交易策略的变化,这也是未来几日的交易策略,仅供参考。其中,“本基金”说的就是刘子股斋旗下基金的交易预案,录以备忘。

 

本文摘自=》2019-12-30星期一至2020-1-3星期五刘子盘中解盘

 

刘子股斋主人于刘子股斋

2020-1-1 18:39:52星期三

主页点一下关注按钮,以后再有新文章就会在第一时间被提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