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们已经忘记了牛市的味道

(2016-08-12 17:10:22)
标签:

刘东声

私募基金经理

刘子思想

刘子股斋

波浪理论述浪

分类: 股市直播

人们已经忘记了牛市的味道

 

今天是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也是刘子股斋旗下基金空仓的第15个交易日。

还是先申明一下,请大家相信我,我的看法一定是客观的,而不是屁股决定脑袋。其实我现在也很提防自己有“空仓就看空的心理”。所以,我经过反思,我认为继续空仓是有理由的。

首先,我们来看上证指数给出的背景,今天是收了长阳线,也收盘站稳了3069点以来的反压线。个股也出现了大面积的普涨,下跌家数仅300多家,涨停家数又是34家。涨幅大于3%的家数是218家,也比昨天要多。但是我们看到今天的带动指数的股票是大盘股。

它的传导过程是这样的。恒大系带动了房地产,房地产带动了银行,银行又带动了一些大盘指标股,比如中石油、中石化,所以我们才看到了上证指数收复7·27长阴失地的成绩。但却没看到创业板指数、平均股价指数、上证380指数收复失地。甚至我们看到比上证指数还要强一些的是沪深300指数,这里面大盘股的成分也占得很重。

那么现在会不会是“大盘股搭台,小盘股唱戏”的局面即将产生了呢?或许会有吧!但前提需要大盘股真的搭台。

我们看到今天的成交量没有放大。上证指数、深证成指这两个代表沪深两交所成交额的指数,成交都是与昨日持平略缩的。这种成交水平能不能支持大盘股持续走强,还需要观察。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模样,等大涨起来,再回头看就有模有样了。那么,创业板指数一定会收复7·27的全部失地并刷新年内新高。漫说我们会在此之前完成初步试探性建仓的动作,就算是我们等到创年内新高后再介入市场,我们踏空的幅度也不大。小行情不惜踏空,大行情不会踏空。

或许有人会说:“当收复7·27长阴的时候,反弹也就结束了,你买,套的就是你这样的。”如果是这样,我根本就不想做这一波行情。为了三瓜俩枣的利润,赔上大量的本金,白白的浪费敢死队员的生命——计划亏损额,赔钱的就是这种办傻事的人。

或许有人说:“行情虽然只是一小波冲高,但是只要时间可以持续2-3周,就会有股票完成翻倍乃至于更大的涨幅。”如果有股神神中神高手高高手现在就能选出这样的股票,那人家当然可以赚。可是刘某不才,这些天选到的股票没有一只摆出架势的。已经卖出的原来的手中的品种,仍然处于调整格局之中。什么时候企稳,涨起来我才能知道。

或许有人说:“恒大系目前很强,全处于加速上涨之中,可以作为目标品种。”呵呵!我觉得不靠谱。虽然服从趋势是我的交易原则,也是选股原则。但是,恒大系要是集体闹停牌该怎么办?现在指数可没进入牛市!牛市里停牌一个月,指数已经涨了一大截,开盘就得一字涨停的方式补涨。现在呢?停牌一个月之后,指数说不定已经打到2500点之下了。补跌该怎么办?就算没有这停牌的风险,后市他们不会像以前那样再出现跳水吗?华尔街股谚云,“买传闻,卖新闻”!但恒大系这种说新闻不新闻,说传闻不传闻的乱局,还是躲开为好。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当年的“宝延风波”也是有短差机会的。但风平浪静之后,是一派血流成河、哀鸿遍野的场面。

综上所述,指数虚火上升,个股普遍不强,关键是手中品种还没出息,这个时候除了空仓,我还能干什么?

又到周末了,本周的见面会还会继续举行。到时咱们再以宏观的格局看看市场运行的大脉络。

我可以告诉大家,大行情肯定会发生。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因为现在人们已经忘记了牛市的味道,每一次大行情发生之前,都是人们不相信会有牛市的时候。从这点看,当前的市场人心有点像。

 

【重要声明】文中所述内容是根据刘子思想对包括但不限于指数个股进行分析预测、交易策略的片面记录。仅适合于刘东声本人及其实际控制资金性质。不系统了解刘子思想,很容易误读文中的真实含义,万不可生搬硬套以此操作。300万以上的有缘人加入我的阳光私募基金或许是最佳方式。希望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刘子私募1900185069。

刘子股斋主人于刘子股斋

2016-8-12 17:10:32星期五

主页点一下关注按钮,以后再有新文章就会在第一时间被提醒。

由此进入=》2016-8-8星期至2016-8-12星期刘子盘中解盘

刘子股斋也有公众号啦!大家在微信里找“lzgzzrlds”(即:刘子股斋主人刘东声的缩写)加一下,或者扫描博客主页的二维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