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证指数调整结构或许要结束——周三考核行情要求及交易策略

(2015-05-13 07:28:12)
标签:

刘东声

刘子股斋

你是股市赢家

刘子思想

波浪理论述浪

分类: 股市直播

上证指数调整结构或许要结束

——周三考核行情要求及交易策略

 

行情在涨,看来跌上几天就不乐意跌了。那就继续涨吧!不要预测行情见顶,因为顶是跌出来的,不是涨出来的,更不是猜出来的。

老朋友应该很耳熟,在去年还没走出牛市的时候,我们说的是“底是涨出来的,不是跌出来的,更不是盼出来的”,有印象吧?

服从趋势,这四个字是刘子十六字箴言中的第一句。但能真正做到的人,往往是少数。人们在上涨时,总在预测着下跌,恰恰是在下跌时才预测上涨在什么时候到来。这是服从趋势吗?

周三考核行情要求及交易策略如下:

一,账户净值大涨。或个股普涨,涨停家数大于50家,下跌家数不足300家。上证指数长阳,放量,逼近或再创新高。创业板长阳,放量,保持加速态势。

如果行情如是,那么我们认为,上证指数调整结构或许要结束,创业板只要不出现调整,那就不认为它会出现调整。

操作上:

空仓者务必开仓。理由这些天反反复复在说车轱辘话,但如果你重视了,应该就有利润了。或许已经不再考虑计划亏损额的问题,而是考虑用利润扛风险,算仓增仓了。但如果是空仓,那就算仓开仓,计划亏损额使用可以少一点。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就是加刘子助理QQ16432155报名讲座吧!你不是不会赚钱,只是因为脑子里错误太多,或者正确的东西太少。当然,跟我同步交易,或资金达到门槛让我做的,也可以成为赢家。

重仓者暂不减仓是大原则,但这次“勇敢的顶住了行情下跌的考验”,绝对不是一个成功的经验。但如果是前期有过减仓动作,目前又增仓回到了重仓,这是好的经验。同时,要注意手中品种的趋势和强弱。别等待着还没上涨的品种补涨,要看到补涨证据之后再说。

轻仓者增仓,这两天的净值回升,可以作为计划亏损额使用。如果这两天没回升,或回升不多,需要考虑换股。

二,账户净值涨跌不多。或个股分化,涨跌家数均超过800家,涨跌停家数的比例可以作为个股强弱的观察窗口。上证指数小阴小阳。创业板小阴小阳。平均股价或上证380指数小阴小阳。

如果行情如是,那么我们认为,上证指数不创新高出现调整,也许是创新高过程中的一次小回落,也许是要横向震荡一段时间。创业板也可能出现调整,也可能是休息休息再接着涨。全要有预案。

操作上:

空仓者务必开仓。参照“一”。

重仓者审仓。手中品种强,就守。不强,换股。只要计划亏损额可控就可以。

轻仓者仍可增仓,但要审仓。

三,账户净值大跌。或个股普跌,跌停家数大于30家,上涨家数不足500家。上证指数长阴,创业板长阴。

如果行情如是,那么我们认为,上证指数也许还是要走一下震荡的整理,但上涨趋势改变的证据仍然不足,暂理解为涨中跌。创业板更是可以理解为涨中跌。

操作上:

空仓者开仓。就算不喜欢下跌买入,也可以找到坚持上涨趋势的品种。其它参照“一”。

重仓者审仓。确实有必要减仓的,减仓。所谓有必要,是手中品种走弱,计划亏损额使用有超标的危险。计划亏损额的比例,与本金相关。但本金要不断上移。尤其是对利润幅度较大的人来说。

轻仓者仍可增仓。如果手中品种不令人满意,可以换股。前提是不要超出计划亏损额的允许范围,哪怕是由利润“扮演”计划亏损额的。

刘子股斋账户净值这几天的上涨,应该够增仓的了。目标品种已经选好,接下来是换?还是直接增仓?再观察一下。

还是那句话,我总是在买入之前,会想到多种下跌的可能。这叫风险控制在开仓之前不在开仓之后。如果我对一只股票只有多头观点,认为它必涨无疑,我会认为我不够理智。但多年来,这种情况几乎没有发生过。

 

【重要声明】文中所述内容是根据刘子思想对指数个股进行分析预测的记录。仅适合于刘东声本人及其自有资金性质。不系统了解刘子思想,很容易误读文中及刘子选股之真实含义,万不可生搬硬套以此操作。300万以下的与我同步操作或是最佳方式之一。希望我能为你做点什么!

刘子股斋主人于刘子股斋

2015-5-12 07:28:20星期三

主页点一下关注按钮,以后再有新文章就会在第一时间被提醒。

由此进入=》2015-5-13星期三刘子盘中解盘

 

刘子股斋也有公众号啦!大家在微信里找“lzgzzrlds”(即:刘子股斋主人刘东声的缩写)加一下,或者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股市直播:2014-3-3星期一刘子盘中解盘2013-07-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