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牛市是怎么赔钱的——周三考核行情要求及交易策略

(2014-11-05 07:11:21)
标签:

刘东声

刘子股斋

刘子思想

你是股市赢家

波浪理论述浪

杂谈

分类: 股市直播

谈谈牛市是怎么赔钱的

——周三考核行情要求及交易策略

 

现在是不是牛市?仍然不能确定。但我们不妨先谈谈牛市是怎么赔钱的?牛市里,就是因为看似上涨太高了,只要一晃悠,就觉的像头,就不敢持股了。于是,人们把一个完整的上涨趋势,很“技巧”的分拆了,成为若干个小利润和小亏损。最后一算总账,还是亏损。

所以,我们到目前为止,暂不认为上涨趋势已经改变起码证据不足。另外,为什么说牛市不能确定,因为目前上证指数还没突破前一个重要高点2444点。如果突破了,也只能说牛市的证据多了一些。多了一些证据,我们就可以多用一些计划亏损额算仓,这就是小行情小仓位,大行情大仓位,没行情没仓位的道理。牛市只有当其完全走出来,甚至是熊市已经运行一半了,我们才能确定。比如,上证指数在2008年接近1664的时候,我们可以确定2007年是牛市。这个概念很重要,因为可以让人们知道,预测是一件根本不可能靠谱儿的事。行情总有任何变化的可能,我们要对任何变化做出预案。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交易者研究的问题,天天像算命式的预测行情涨跌,那不是一个交易者干的活儿。

周三考核行情要求及交易策略如下:

一,账户净值大涨。或个股普涨,涨停家数大于50家,下跌家数不足300家。上证指数长阳,放量,加速,最好突破2444点。创业板长阳,突破前两天高点,放量。

如果行情如是,那么我们认为,上涨趋势的格局仍然在持续,个股的机会有表现的背景。

操作上:

空仓者开仓是近期一直的策略,算仓是治疗恐惧的具体办法,你来股市真的没打算承担一点风险吗?把风险控制在开仓之前就是了。计划亏损额要敢于使用。

重仓者暂不减仓,也许这是最后一涨,但也要持有,因为没跌下来,谁也不知道是不是最后一涨。

轻仓者可以增仓,但不要过度使用计划亏损额。

二,账户净值涨跌不多。或个股分化,涨跌家数均超过800家,涨跌停家数的比例可以作为个股强弱的观察窗口。上证指数小阴小阳。创业板小阴小阳。平均股价或上证380指数小阴小阳。

如果行情如是,那么我们认为,行情或在回落?或还要上涨?都要看下一步的市场选择。

操作上:

空仓者仍要开仓,上涨趋势没有被破坏。

重仓者审仓,算仓,之后决定要不要减仓。

轻仓者仍可增仓,尤其是对上涨趋势的涨中跌品种,当然,计划亏损额还有没有可用的余地,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三,账户净值大跌。或个股普跌,跌停家数大于30家,上涨家数不足500家。上证指数长阴。创业板长阴。多家指数长阴。

如果行情如是,那么我们认为,行情不一定就进入下跌趋势了,但是,风险控制需要注意。

操作上:

空仓者可以开仓,但算仓时使用计划亏损额不要一步到位。

重仓者算仓,有必要减仓的,务必减仓,不要怕踏空。因为到目前为止,这是不是一波大反弹还没有确定。但如果这根长阴能先干出十几个点的上影线,突破了2444点上证指数,那就另当别论了。也许,这还是涨中跌。不过,该减仓也减仓。

轻仓者暂不增仓,等待一下企稳的动作再说。

上面说了很多次刘子股斋发明的术语,呵呵!其实就是一个刘子开仓公式中的内容,再次粘贴如下:

买入股数=计划亏损金额÷(买入价-止损价或算仓价)

比如,计划亏损额1万元,买入价10元,止损价9元,那么就只能买1万股。

刘子股斋账户净值在回落,这是我控制不了的。但是回落多少我就不叫它再回落了,这是我控制的了的。我不会放弃我能说了算的事。目前,还是大结构的震荡向上。不错。短期的回落,没事。

关注刘子股斋的老朋友都知道制造赢家的三种方式“跟我学、跟我做、让我做”的定义了吧?有问题要问,还是想报名,全可以加刘子助理QQ16432155。

 

【重要声明】文中所述内容是根据刘子思想对指数个股进行分析预测的记录。仅适合于刘东声本人及其自有资金性质。不系统了解刘子思想,很容易误读文中及刘子选股之真实含义,万不可生搬硬套以此操作。200万以下的与我同步操作或是最佳方式之一。希望我能为你做点什么!

刘子股斋主人于刘子股斋

2014-11-5 07:11:26星期三

主页点一下关注按钮,以后再有新文章就会在第一时间被提醒。

由此进入=》股市直播:2014-11-5星期三刘子盘中解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