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搬迁伏岩坑村(第220篇 2017 8 11)

(2017-08-13 23:04:36)
标签:

转载

 

      溪口镇伏岩坑村原分居在上白村西的山拗上,村民大部份徐姓,上白人,过去在那里管山,开垦后发族久居的。全村约90余户,320余人,分布在下管山丶外洋平丶沿麻地丶居坑丶下白岩坑等近10处地方。全村200多亩耕田,有一半以上分布在山脚公路边和西岙底。该村在溪口鎮是经济落后的一村。

      为改变该村贫穷面貌,介决单身汉娶妻难等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溪口镇政府决定,把伏岩坑村迁移到山脚沿公路边笫二生产队的土地上来住。那年,镇政府安排我联该村。我到该村前,镇土管员张志挀同志已完成房屋搬迁的土地申批,房基规划图等,设计每间屋长20米,宽3.8米,前楼屋,后小屋(三舍),前后人行道2米。以后的工作,他配合我主要动员搬迁,先开党员会,再开干部会,二次会议主要对村制订的搬迁规定中每个人签字。党员丶干部对每项规定讨论得很仔细,其中有一位党员在签字中写上“同意原抄”字样。后开村民大会,那次村民会我邀了镇政府领导俞涨国和负责城建的汪永泉二位正丶副镇长指导。由我作动员报告,会议开得很成功,大多数社民对整村搬迁表示欢迎,也听得很仔细,会后,有几个村民问我,报告中有近30名单身汉,以多少年纪为限?我说:23岁以上。但也有少数不满意赶热闹的。如有一人,写“人民来信”到宁波市政府,说“村民搬迁,群众要饿饭,几户镇干部要来造房”等好多无中生有事,使搬迁工作增加了压力。

      地基按排那天,搬迁户先抽号,再按顺序在酒埕里摸地基。当时,该村虽经济落后,但在后门山100多亩山林却管理得很好,而且大批松树都长得郁郁葱葱,真好做桁条,经县林业局批准,砍了200多立方米树木,基本介决了搬迁户的木材所需。那时镇政府经堂路拆迁也在筹备中,我是其中之一,该村好多搬迁纠纷事都是村干部介决,我主要介决点比较大难事,如有一次,全村搬迁地已彻好墙基,可奉化公路段通知:离公路15米内不准造房。经我协调,与当时奉化的叶段长签订协议:“今后公路扩建,全部改向南侧”。有一户村民在建房中,违反规定,小屋建二层,后面村民有意见:镇党委书记毛炳章组织30余名镇政府全体干部连夜到该村,制止了该事发生。

      当然在规划时,房子整村平整,当时在溪口镇也是先进。但2公尺直丶横的道路实在太狹窄。搬下后,把村名改成“玉溪村”,实在还是改“伏岩村”好。整个搬村到八十年代中期基本结束,经过30年风风雨雨,该村变化不大。但搬村给村民带来方便,村民铭记在心。如2003年,我与奉化公路段几位同志去该村开个沿线公路房屋门面装饰会,20多户村民见我讲话,自动的热情拍手表示感谢。

      2014年开始,国家为扩建五大佛教名山一一雪窦山。该村规划整体拆迁。在上白村二委会努力下,到2017年4月,整村全部拆迁完毕,并入上白村。这样,先称“伏岩坑村”后名“玉溪村”的村名在地图上彻底消失。

 

 

                                    以下三张照片为搬迁到山脚的玉溪(伏岩坑)村

                         [转载]搬迁伏岩坑村(第220篇 <wbr>2017 <wbr>8 <wbr>11)

                         [转载]搬迁伏岩坑村(第220篇 <wbr>2017 <wbr>8 <wbr>11)

                         [转载]搬迁伏岩坑村(第220篇 <wbr>2017 <wbr>8 <wbr>11)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