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低层钢结构住宅钢构屋环保型钢结构建筑绿建筑钢结构独立住宅 |
台湾一幢现代钢结构房产介绍02
(上接:台湾一幢现代钢结构房产介绍01)
介绍我们家之六: 2F 主卧室
主卧,是以简单实用,来规划~。
由木工制作的阿拉斯加扁柏(黄桧)门框与门片。
林木一郎日桧100s边几
MUJI白蜡木床架 / Q / 双人加大
林木一郎梳妆台(日本胡桃 + 日本栓木混搭)
小baby的兔子朋友们!还有Philips LED 壁灯(BWG303-2)
木工做的阿拉斯加扁柏(黄桧)衣柜滑门
间接照明,也是HEP一对一高功预热型安定器、4000K 自然光。
电视斗柜与旁边的柜子,均是日光松木居家工坊的订制品。
窗户下的柜子,也是木工用美西侧柏(红桧/美国香杉)做的。
小baby:这里当然也是我的舞台!
介绍我们家之七:2F 次卧室/卫浴
次卧,目前是当做客房使用,保留变化的可能性!
IKEA(瑞典宜家家居) PAX LYNGDAL衣柜:超值好用!
MUJI附床板床垫
要当小孩房,电视是一定要撤掉的~。
实用的淋浴间~。
一看,就知是为了哄小baby,传统版的Kitty(猫咪)和白色磁砖很搭~。
TOTO温控龙头的基本入门款:TMJ40C3S,非常超值,强力推荐!
老婆大人自行发想的阿拉斯加扁柏工作平台(如,小孩洗完澡,在上面穿衣服等),很实用(可以视需要,拆装这四片木板)~。
我们所有卫浴与户外的灯具,一开始就锁定,要有防水与防尘认证者(用到电的东西,绝对要安全第一),没想到没什么选择,几乎只有飞利浦的灯具才有!所以,我们所有卫浴与户外的灯具,都是飞利浦的。
一样是木工制作的浴柜与Day & Day的卫浴五金。
和一楼一样的浴柜(美西侧柏/美国香杉/红桧),木工制作。
TOTO暖风机,声音蛮安静的,值得推荐!
介绍我们家之七:3F 多功能室/露台
3F的空间有:多功能室+楼梯间(洗衣机)+露台。
楼梯间,是主力洗衣机放置的场所,斜屋顶~。
保留斜屋顶,减少压迫感~。
MUJI附床板床垫
一样是IKEA PAX LYNGDAL衣柜。
还有小储藏室~。
往露台走过去~
看起来很沧桑的第二个洗衣机(舍不得用一号机洗抹布或踏垫等比较脏的东西)与善腾热泵。一开始,没有露台雨遮时,它们会刮风淋雨,所以,没有把塑料套拿掉,后来要拿时,就变这样!还好功能一切正常!
雨遮是不锈钢骨架+(5+5)双强化玻璃,两根晒衣杆,也是不锈钢的!
从露台上看出去的风景~。
介绍我们家之八:外部空间
这是我们家外部空间的配置图(为维护好邻居们的隐私,所以用图遮掉一些信息)。我们是上面的C户,在这个“四合院”的里面,五米宽的基地内通路,是四户共同持有。四合院的设计,真的很不错,中间的空间,可以互动或让小朋友在上面玩耍;有外人进来也非常明显,治安有保障。
我们那时候,选里面,主要是因为比较安静,不临马路的绿地,也比较好使用。而且,依相关规定:我们后院接的土地309-3(地号)建筑线,也要离地界线至少1.5(退缩)+ 2 (后院)=3.5公尺,两栋建物间,至少会距离7公尺。我们侧院接的308是1公尺的绿带,绿带旁边的310与310-1其建筑线,也要离地界线至少1.5(退缩)+ 2 (后院)=3.5公尺,两栋建物间,至少会距离6公尺。在采光与通风各方面,不会因为隔壁盖起来后而受到影响。
房子外观的照片,就是简单平实而已~。
雨遮,均是不锈钢骨架+(5+5)双强化玻璃。
我们权状中,唯一的附属建物:0.85坪的阳台。再次强调:我们的坪数,实实在在,没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虚坪。
木工制作的鞋柜(美西侧柏/美国香杉/红桧)。
阳台天花板,当然也是(美西侧柏/美国香杉/红桧)的材质。
如之前所说:我们所有户外灯具,均是飞利浦有防水认证者,安全有保障!
麦子老师制作的信箱(铁木)。
妈妈最喜欢的紫阳花(绣球花),厨房窗前的小花圃。
小小荡秋千,也是要用不锈钢的才安全!
唯一的南方松木作。
恬静的小庭院!平台与坐椅等木头,是选用花旗松碳化木。
可以全开的“丹顶鹤”牌折迭门,真得很好用,值得强力推荐!
回头看看~。
有看到蜜蜂吗?其实还有萤火虫、蝴蝶、螳螂等,只是没有拍好~。
这也是妈妈和设计师脑力激荡的创意:当初,怕墙太矮,小Baby会摔出去,想到用空心砖辅助,又可以当植栽的空间!
侧院的绿意~。
这里好好玩喔^_^。
介绍我们家之九:工法与性能介绍
我们家,不是一般的“钢筋水泥建筑”,而是所谓的“干式”工法的“钢构绿建筑”。绿建筑有许多面向,大家比较关心的,应当是实际居住的部份(如:温度与湿度、室内环境),我会一一介绍!
我先把她分成:结构与墙壁两个部份。
结构,是房子最重要的基础,也是决定地震(甚至是强风)时,房子会不会倒的重要依据。最近,台湾内政部长李鸿源表示:如果 2013年6月2日下午震央在南投县仁爱乡芮氏规模6.3的大地震发生在台北(不是921大地震,而是我们一年会遇到好几次的等级:如此地震是2013年台湾第三个规模6以上的地震),会倒塌四千栋房子。
(补充介绍 ——
芮氏规模(Richter magnitude scale,ML),亦称地震规模(local magnitude,ML),为美国地震学家芮氏于1935年所创。另有里氏、黎克特制震级等译名,是表示地震规模大小的标度。)
我们选用的是雅朋二元仲钢构系统/干式减隔震住宅工法,完整的介绍请点阅:雅朋住宅新型构造系统介绍。它是有经过验证与申请专利,不是一般依经验拼凑而成,安全比较有保障!
引用其检:“此研发,为全球最先进效能最佳的绿建筑,除了荣获多项专利奖项外,其节能减碳,较钢筋混凝土减少50%,构材使用仅为1/5,隔热可达40倍,抗七级震、防十七级风、防火,不会结露、反潮,不会产生壁癌(墙壁发霉)及不易滋生白蚁及受紫外线影响,是安全、健康、环保经济普及的创新绿建筑。”
接下来,是墙壁的部份。结构等,像是骨架。一些隔音、隔热与耐潮等,就是要看墙壁的组成。
传统水泥,最大的缺点,就是隔热不佳(或是热传导系数高)。
请参考这边的热传导系数数据(内政部营建署建筑物强化外壳部位热性能节约能源设计技术规范)(需PDF阅读器,数字是越低越好:代表夏天热进不来、冬天热出不去):普通混凝土为1.4
W/(m.K)、岩棉0.042-0.064
关于中空水泥板、硅酸钙板与石膏板的隔热性,可参考此文献(需PDF阅读器)。
(引用自张源修等,建筑屋顶与墙之节能及经济效益研究,农业工程学报第56卷第1期(中华民国99年3月出版))
我们是采取复合的墙板组成,分成:一般外墙、防火外墙、一般隔间墙、卫浴隔间墙四种——
1.
2.
3.
4. 卫浴隔间墙(由卫浴内至外):磁砖——中空水泥板(20 mm)——[骨架空间,放置60K岩棉]——环球防潮石膏板(15.9 mm)——硅酸钙板(6 mm)。
性能评估
隔热方面:如上面的隔热相关数据,我们的外墙组合,远比一搬钢筋水泥外墙优秀(这也是此类工法原本的强项),也可以参考“台湾内政部营建署建筑物强化外壳部位热性能节约能源设计技术规范”中常用外墙热传透率比较。而且,中空水泥板之隔热与隔音性,比石膏板或硅酸钙板,要好得多,单价也高得多,请参考此文献。
(引用自陈伯勋等,建筑分间墙隔音性能与法规应用之研究,中华民国建筑学会「建筑学报66 期增刊(技术专刊)」 (2008 年12月出版))
隔音方面:应当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
根据环球石膏板自己的数据、以及此文献,在使用一层15mm的石膏板+填充玻璃棉下,隔音性能,已经和1/2B砖墙相当;若并用不同厚度石膏板的墙体,则比砖墙好得多。
我们是并用成本更高与性能更好的中空水泥板与硅酸钙板,当然效果更好。请参考此文献,里面有世界各国对于隔音量之标准(台湾当然是没有,但我们可以自我要求:生活质量和世界先进国家同步~)。当然,这些都只是数据,一开始,我们也是有些疑虑:实际使用之状况如何?后来是在2 Home网站,看到有前辈分享:“内墙是硅酸钙板,中间是C钢夹酚醛,外墙是水泥板加木纹板,隔热一极棒,屋顶和西晒墙完全不热,隔音也不错。我在室内开收音机,故意营造有人在家的情境,结果门一关,在户外完全听不到声音,只好再开锁,把收音机调大声一点才离开。”才放心采用!
实住经验
因为我们是坐东朝西,所以有西晒的问题(当初也考虑了很久,后来,因为想要在里面比较安静与绿带,还是选择现在的位置),也有很多测试我们壁板组合的机会。我觉得它有达到我们预设的要求,因为热能还是会从窗户进来(这是另一个需要取舍的问题,开窗多:采光与通风好,但相对隔音与隔热会较差。一些特殊的隔热玻璃,都很昂贵,而且不能回收,较不环保),但墙壁在毒辣太阳的摧残下,摸起来并不热,而且在开窗的情况下,可以很快散热,不会有那种明明太阳已经下山很久,室内还余热到半夜的窘境!
隔音的部份,也达到预期的目标,入住一年多来,还没有因为噪音而有困扰过。
其他
这样的结构系统和一般钢筋水泥相比,还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1. 完全没有梁柱的问题,据雅朋自己的数据:最多可以增加8%的室内可用空间。
2. 钢筋水泥的房子,最讨厌的就是“壁癌”或“漏水”的问题,在我们这种结构的房子,问题会不太一样。壁癌等,通常是慢慢渗,有时要漏个好几年,才会发现。但我们家这种的,是有问题,就会很快表现,很清楚,比较不会有责任归属的问题!我们家,在交屋后的装潢前期,有漏过一次水,很快就发现,是露台女儿墙的防水,在露台热泵施工时,不慎破损,处理好后,从正式入住,到今一年半多,经历多次台风与豪雨,不曾再漏过水!
3. 内墙吊挂的问题:和所有的轻质隔间一样(现在很多RC建筑内部隔间,也是用轻质隔间),吊挂重物(如我们厨具的上柜),需预先安排在墙内装置强化用的铁件。一般的吊挂,可以使用特殊的螺丝或一些其它的技巧。
4. 外墙加建的问题:这大概是和RC最大的不同,和内墙一样,所有的吊挂,均需先预留铁件(如我们露台的雨遮与冷气室外机),其它我们都是采取最保守与安全的做法(如缘廊的雨遮,是独立从地上立柱,而不是接到墙上),以避免可能伤到防水。但以县政中心这边的法规与限制,原本就不允许再加盖什么(这不也是我们选择这边的理由之一),而且目前各项设施完备,实质影响不大。
讲了很多,举了很多数据,主要是这种工法,相对比较新,很多人一定会有疑虑,但我当初是研究过后,觉得OK才这样做。经过一年半多,实际居住的经验,对此也很满意!^_^
我们家很安全之台风与狂风暴雨篇
苏力(SOULIK)台风,在今天(2013-07-13)从新北市、宜兰县交界处的三貂角登陆,希望大家一切安好!虽然这样的天灾,不是好事,但也再次提供验证我们家安全性的机会,也毫不意外的,它再次通过考验(虽然外面路树倒了好几棵,我们家的信箱与盆栽,也倒了好几盆,但室内,全部安然无恙)。选择一个家,当然希望它是可以很安全,不用每次天气变化时,就要提心吊胆。
行道树倒了好几棵!
我们家最严重的灾情,还好,可以迅速复原~。
首先,要看的是县政中心的大环境,请参考: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灾害潜势地图网站-102年版,可以找到宜兰市雨量大时可能淹水地区之模拟如下面三个图:
可以看到,县政中心基本上是不会淹水的,我们周边到了24小时累积雨量600mm也是完全不会淹水。尤其是我们的基地,当初是又垫高了40公分,加上非泥土的部份,也是采用高压透水砖;所以淹水的部份,是一点都不用担心!
再来是风灾的部份!
许多人,对于钢构屋的耐风性,都有疑虑,怕台风来时,会不会摇得很厉害!以刚过去热腾腾的体验,虽然风,真的很大,吹倒不少路树,但完全不会有摇晃的感觉,和以往住钢筋水泥的房子,差不多!
我们家和网络上,某些对于轻钢构不良印象之差别,在于我们家不是的单纯只用C型钢的“轻钢构”,请参阅雅朋网站的文章:之一、之二。引用如下:
“一般建坪七十坪的钢筋混凝土房屋,重量达五百公吨,然而,同样大小的轻钢架房屋,却只有三十五吨,之间差了十几倍,哪一个有问题?”
“基本上,太重怕地震、太轻怕台风,在台湾有地震有台风,适合的重量,应该在一百公吨左右最适合。”
“一般所谓的日式钢构物,系指C型钢骨架的轻钢构房屋,而我们认为这样的构法在台湾,一来高度与跨距受到限制,二来工程费用高,三是过轻,在强风时的共振情形与及隔音不足……”
“我们的绿建筑,是以中庸之道的方式,重量约在传统钢筋混凝土的五分之一,是日式工法的三倍重,透过减振基础及隔震装置,来排除地震力的影响,再以“热轧型钢”作为“主结构”,C型钢,作为“次结构”,组成笼体的钢架系统,再运用不同厚度的中空水泥板、PS板及防火板,运用于不同的位置,来达成减重、隔热、隔音、防水的创新绿构造,除了防地震、防台风外,又可以防潮,避免潮湿结露……”
另外,县政中心的电线与所有的公共管路,全部地下化,也大幅降低风雨可能导致断水或断电的风险!
所以,可以住得很安心^_^。
我们家很安全之变电所与电磁波篇
这个问题,是我这次卖房子学到的:原来有那么多朋友担心县政中心区域的变电所!我那时候当然有考虑这个议题,在知道变点所的位置之后就很放心:因为电磁波是随距离的平方减少的,我们家离变电所直线距离约1.2公里(请参考下图),而且县政中心是低密度开发,不太可能会需要再增设变电所!(以人口密度和用电量评估,许多区域的风险,都比这里大太多了)
关于台电设施与电磁波,请参考这篇文章:【环境风险系列】看不见的电磁波。它并不是宣扬电磁波无害的文章,而是比较质疑台湾或台电现行的标准,里面提到关键为:“安全距离才能和平相处”。
引用相关数据如下:
“不过,这个环境建议值,指的是瞬间暴露安全值、还是长期暴露安全值,环保署十年来,未曾仔细探究,而这也是引发台电与民众最主要的冲突原因之一。前文提到台中市雾峰区甲寅里居民颜秀兰的家,电磁波才廿多毫高斯,但身体已经感觉不适,可见,并非一定要达到八三三毫高斯,人体才会产生危害。”
“台电供电处处长李群则强调,变电所、高压电塔设置,都依规定,电磁波值只要不超过八三三毫高斯,对民众健康,就没有影响。因此,只要民众陈情,但家中量测的电磁波值,未超过建议值,台电基本上都不会主动改善。”
“台电供电处处长李群在台北市信义区的基信变电所内示范量测变压器,相差两公尺,电磁波就从六百毫高斯降到廿毫高斯。”
“包括美国加州、丹麦、英国、意大利等国,都已立法规范高压电缆线与住宅,应在卅公尺以上。瑞士规定住宅、学校、儿童游戏区等地区电磁波,不得超过十毫高斯。”
“环保署「敏感地区非游离辐射长期暴露预防规范」(草案),未来六万九千伏特、十六万一千伏特、卅四万五千伏特输电线路,距离住宅、学校、医院不宜小于廿公尺、廿公尺、卅公尺。”
所以,我们很有信心:在我们家,不用担心变电所的可能电磁波危害!
(台湾一幢现代钢结构房产介绍——全文介绍完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