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不现实的现实中

(2023-06-19 15:46:03)
标签:

我的阅读理解

分类: 读书笔记
读完残雪的《变通》,很喜欢。
刚开始还有一些晦涩,因为表面看,她的文章似乎杂乱没有章法,没有时间,地点,想到哪写到哪。但实际上,有一条暗的逻辑线隐藏在字的后面,可是这个隐藏,不是轻易就能发现,有时读完整个文章,也体会不到。
对于残雪,我好像又明白了一些。她的故事是内省的。她就是在表达自己。她不是想要通过故事教化谁,或者反映时代的什么东西,她就是在说她思考,在表达她自由的精神世界。《少年鼓手》短篇集里有一个短篇,是写书的故事。其实,就是在表达她自己对于的体会和理解。是她内心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很喜欢这一篇《变通》,越读到后来越喜欢,读到结尾,内心感动,有一种“与我心有戚戚焉”的喜悦。竟是要哭一下,流一些泪,才舒爽。
文中关于述遗与另一个社会(世界)的距离,看着近,实则远,她越是走向她,越是远离她,那种感觉和我看过的一本关于时间的简谱书有很类似的感觉。这一段应该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我在写《穿跑鞋的蜗牛》的童话时,也用到这样的感觉。想要到过那个村庄,只有朝着远离它的方向,才能不知不觉地到达。呵呵,这样一说,好像我也有着与大师相同的体验和感觉,是不是我再努力些,再多看些书,可以有更大的进步?
几个细节:关于记录天气的笔记本。男青年的出现。在叙述中,不时出现,是一个推进的过程,以笔记本为例,记下天气,不再记,烧毁,成灰,灰的处理。打算搞另一种样式的记录。并不是一下子说明,而是随着内省的发展,在情节的某一处出现。互为呼应。
文中喜欢的文字,摘抄几段——
不可捉摸的大自然,她追寻了一辈子的,同她若即若离的大自然,原来就在她身体里,这就是事实的真相。
从他们那边看,她不也是一颗星星吗?……这空旷的处所只有她一个人,她在静谧的天空下悄悄地变成了那颗星。
原来城本身就相当于深海的海底,人往往被它表面的喧哗所欺骗,不懂得它那沉默的本质。那个沉默的世界是同述遗的世界并存的,二者平行发展到今天。
人是走不进自己的梦境的。
大自然的反复无常,难道不是她永久的兴趣的源泉吗?
她把自己想象成一株硕大的植物,这个比喻令她安心。
PS:也许,这一篇文章,残雪说的是死亡——人死后,变成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成为大自然本身,成为一颗星宿。一个人就是一颗星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