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找准方向,一路向前

(2015-01-27 10:29:03)
标签:

杂谈

在我国很多人都希望有一份稳定并得到肯定的工作或者说身份,就算你比这个圈子里多数人都过得好。李伯清老师当年出走重庆,原因之一也是在成都家喻户晓的他连个正式工作单位都没有,还是重庆崽儿们给他扎起,让他有了一种有编制的身份。且不说编制内外的玄机奥妙到底在哪里,除了让不少人心仪的“身份”资格外,还有一些资源和认可度是在圈外始终达不到的。

 

这几年乐坛大概也有类似潮流或者暗涌。有些人是走所谓的常规路线,参加比赛或者被大公司在很多场合瞄上,然后进入唱片公司用重金打造。从一个新人慢慢在跑通告走台为别人暖场做小场地演出后成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歌星。一方面也由于网络发达原因,有一批有才华的音乐人没通过正式选秀和唱片公司甄选,通过自己作坊式的编配演绎,利用网络快速传播的便利和自身作品上口程度同样得到新时代听众的喜爱。相比正统公司里的编制内歌手,被冠以“网络歌手”那批艺人反而拥有更高的点击率和现在大家都在追求的人气。徐良许嵩汪苏泷等人在普通大众听众群里的受众分分钟高过许多打拼几年的公司签约艺人。

 

即便拥有这样出色网络资源,这些歌手同样盼望能在更广阔的乐坛中立足并打下另一片天空。那么多有经验幕后老师的帮助会让他们在音乐上有更好发挥,也能走出更宽的路。徐良也清楚自己优势和缺点,成立大象音乐公司,自己操盘,扬长避短,由此真正实现音乐梦想。

 

四年音乐路沉淀下的专辑,并没有太多张扬的意味,一个简单的“我”字看得出徐良需要的是对自己重新审视和再上路的决心。这一次步子迈得挺大,没有新入行歌手那种拘谨和保守。十位女歌手的对台戏在华语乐坛这些年已经不多见了。我印象里最好的一张是潘越云的《男欢女爱》。这番徐良把概念刚好倒过来,用自己的创作与十位新老女歌手一起打造一个属于他的爱情世界。

 

《我》正如其名是一张有着自我特色的唱片。徐良并未将就与其搭档的朋友们而把曲风和唱腔以及创作内容改变,一听之下仍旧是他自己。歌曲的简洁上口是他一直以来能够打动大众的原因。《帮忙》中那种深藏于心的思念和淡淡的忧伤,在林凡和他的对唱中被衬托得不错。林凡的成熟和徐良的些许稚嫩形成奇妙对比,也是初恋和时间改变心情后的写照。《一人一井》也有类似的韵味。略带古典味的词作透露出一丝禅意,在木吉他演奏中缓缓流露出来。有些感触在刚开始还体会不到,需要时间和磨练才能抓到。特别是开篇《那年夏天我学会了在被子里抱紧自己》,大量叠字运用在歌词中让人看到徐良在立足本身优点之外的进步。

 

同样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徐良的曲风和创作灵感变得多样化起来。《苏三起解》被前辈们唱过,徐良带来自己理解。探戈中夹杂了欧洲风,完全和中国老故事,或者说之前同名歌曲的意境区分开来。多种乐器在其中混搭出现,二胡配上了西塔,吉他遇上琵琶,很有意思。《Mr.Rainbow》在连诗雅搭配下玩起舞曲,网络出身的他准备在唱跳上下功夫,再也不是躲在电脑合成器后面的宅男。《山姆大婶》大玩歌剧还有变速圆舞曲,让听者感受到在创作和恋爱中的快乐。

 

作为自己成立公司后打造的第一张作品,徐良的这张《我》,在创意和制作上都比起之前寄身于其他唱片公司的他有了长足进步。也说明了新生代歌手里,也蕴藏着不可忽视的潜力和宝藏。而编曲和制作的强大加持则更让原本只是停留于旋律美的作品有了更多更丰富的呈现手段,让歌手快速找到了适合自己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