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霞浦行】  最后的连家船疍民

(2012-07-06 09:02:17)
标签:

霞浦

浒屿澳

连家船疍民

清苦

上岸定居

分类: 杂谈

【霞浦行】 <wbr> <wbr>最后的连家船疍民
连家船的母亲,闲时都这样衣着整洁端坐在干净简陋的船舱内。粗大的手和脚搏击过风浪,岁月的沧桑抹不去那份慈祥与坦然。举起相机时心是酸楚的,我想到了天下可敬的母亲。
   

 

    建霞浦是闽东连家船民聚居最多的县。连家船的形成据说早在唐朝中期,闽东沿海出现了一些为避战乱以船为家、终生在海上漂泊的渔民,最多时达到10多万人,靠打鱼、拾贝为生。这样的一个群体,被人们称为连家船民也叫疍民。中国的民族识别视其为汉族一部分,有许多独特的习俗,是个相对独立的族群。他们世代在狭窄潮湿的小木船上生活,大多身材矮小,两腿内弯,由此落得一个屈辱的称呼"曲蹄仔"。旧社会,由于官府的欺压和社会的歧视,这群"海上吉普赛人"不敢上岸,不能与岸上人通婚。连家船民的生老病死、婚丧喜事等等一切生活都在船上。他们收入非常微薄,生活相当清苦。由于绝少接受正规教育,船民们大多是文盲。随风飘荡,逐鱼而居。在霞浦这片海域里曾有过多少连家船,谁也说不清。白天处处船影晃动,晚上渔火明灭,结串成帮的船齐聚港湾,构成霞浦沿海一道奇特的景观。

 

【霞浦行】 <wbr> <wbr>最后的连家船疍民

 

盐田乡浒屿澳,连家船疍民聚居地之一。领我们来的赵哥不愿进村。他吩咐不要忙于拍照,客气地多与船民交流,他们太清苦了。怀着忐忑的心情我们接近了棚户区。在村头受到一位智残少年的热情招呼,除此就是一片木然和沉寂 

【霞浦行】 <wbr> <wbr>最后的连家船疍民

【霞浦行】 <wbr> <wbr>最后的连家船疍民

【霞浦行】 <wbr> <wbr>最后的连家船疍民

 

【霞浦行】 <wbr> <wbr>最后的连家船疍民


【霞浦行】 <wbr> <wbr>最后的连家船疍民

【霞浦行】 <wbr> <wbr>最后的连家船疍民

 

【霞浦行】 <wbr> <wbr>最后的连家船疍民
 

【霞浦行】 <wbr> <wbr>最后的连家船疍民

【霞浦行】 <wbr> <wbr>最后的连家船疍民

 

对于连家船渔民来说,飘泊的艰辛就像一首苍凉的歌谣,祖祖辈辈传唱着。他们就靠捕些小鱼小虾兑换柴米维持生活。要是遇上台风或连日暴雨,不仅断炊甚至可能葬身江海。告别漂泊,上岸定居,是他们刻骨铭心的向往。


【霞浦行】 <wbr> <wbr>最后的连家船疍民

 

曾经是贫穷、漂泊、落后代名词的连家船,可能从此消逝而成为历史。匪夷所思的这道海上人文景观也即将消失.....
【霞浦行】 <wbr> <wbr>最后的连家船疍民

 

据统计,霞浦全县共有连家船渔民3025户,12700多人。从60年代起,政府就一直致力于改善连家船渔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就有10094369多人上岸定居,现在,剩余的100多户人家正陆续迁往陆地。苍凉的歌谣渐渐远去,款款而来的是悠扬的渔歌,是安宁的生活,是美好的明天


【霞浦行】 <wbr> <wbr>最后的连家船疍民

 

退朝后滩涂上的红树林
【霞浦行】 <wbr> <wbr>最后的连家船疍民

 

『有关资料摘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