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乱了谁的秩序
李恭震
行政的力量,从来不容低估。
《新京报》8月1日报道,神州专车在这一天被北京市相关行政部门约谈,指其“金色星期天免费接送机”活动,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责令立即停止。于是,这次以优惠特定人群为手段的市场营销活动,还没开始就夭折了。
眼巴巴等待着节省100元的乘客,难免会因此感到失望。就如同去餐厅吃饭,原本只收半价的促销菜肴,现在因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被取消了、按原价销售了;又如同去乘地铁,想拿一份免费的地铁报看看天下大事,结果却被告知这玩意儿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被勒令停止免费了。
失望之余,难免又会有疑惑。坐地起价、恶意宰客、骚扰乘客,那才叫扰乱市场秩序;过度包装宣传,口惠而实不至,明明宣称半价优惠却实收原价,那才叫扰乱市场秩序。市场促销让消费者得到实惠,这种活雷锋行为,怎么反倒成了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在消费者的感性认识里,那些给予自身实惠实利,同时又不违背公共道德的商业促销活动,都是愿打愿挨、真心欢迎的。如果认定这种想法太过朴素感性了,非得来一点理性色彩,那么可以这样说:促销不是倾销,在特定时间、特定范围之内的降价或免费等促销行为,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和契约精神,就不应视作恶性竞争、扰乱市场。
善治始于民本。行政的力量,目的在于优化生活。
比如,出租车的卫生状况脏乱差,坐垫上潜伏着无数细菌病毒,出租车公司却只管收份子钱不管维护乘客健康安全,那么行政力量就会发号施令、拨乱反正。比如,神州专车承诺的免费wifi、纸巾、矿泉水,一旦取消了不免费了,对于这种违背市场契约的行为,行政力量就会及时出现,勒令整改、完成契约。比如,漂亮女乘客被滴滴专车司机性骚扰了,公司不以为耻反而以“能约”召唤私家车加盟,那么行政力量就会重拳出击,坚决惩治打击,把恶之花消灭在种子状态。比如,快滴、滴滴合并,部分专车司机手握的合同瞬间成了废纸,需要被迫接受条件苛刻的新合同,那么行政力量就会挺身而出,重新定义什么叫背信弃义,明确合并之后的新公司继承了权利也须去承担义务,原本就该继续执行旧合同。又比如,加盟uber的司机因为“刷单”被扣钱、封号,连油钱都拿不回来,傲慢的uber还对司机的委屈诉求不理不睬,那么行政力量就会降下一阵及时雨,维护司机的正当权益,哪怕这个司机有黑车嫌疑,也不能以其过错否定其权益,一码归一码。
如果行政力量不去维护应有的市场秩序,不去伸张普遍的公平正义,而是过度插手行业竞争,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那绝对不是市场经济的福音。
市场活力离不开想象力。就目前国内状况而言,商业活动的想象力还不够丰富,促销手段还不够多姿多彩,动辄生搬硬套国外的那些手法,还无法充分回应消费者“让实惠来得更加猛烈一些”的呼声。瞧人家邻居岛国的宅男老大叔,能够依靠各种商家优惠券、免费试吃、免费试穿,硬生生过了十几年,还是小康水平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各级行政部门理应采取宽松政策、包容态度,鼓励商家多开动脑筋,多出创意点子,让消费者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从而激活市场消费。如此这般,于拉动内需功莫大焉。
一禁了之容易,激活市场难。行政大棒在激情挥舞之前,请先静静,想想是否会在不经意间又敲碎了一次商业创新的努力。老话说得好,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更何况那仅仅是隔壁老王家的一点事儿,你去扰乱他作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