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韩国驻华使馆发表声明,指出部分中国媒体报道的“韩国教授声称唐朝诗人李白是韩国人”,纯属凭空捏造,中国媒体报道中提及的韩国教授金秉德,查无此人,也是虚构的。
一国的大使馆出面澄清别国针对自己的不实报道,可见其重视程度不低,理由证据也很充分。
国内一度泛滥的虚假报道,以及建立在这些虚假报道之上的评论,究其因,首先是自近代以来中国人创新能力不足。国人不是文化自信力彻底沦丧,主张彻底追随西方而去,就是文化自信力畸形膨胀,认定老祖宗的东西“一句顶一万句”,唯独缺少了构建于东西方文明之上的拿来主义、创新能力。普遍浮躁的国人一“拿来”就是“抄袭”,还总出现“错别字”,比如一批所谓的文化名人,津津乐道、身体力行于西方50年代的性自由,恨不能比西方“垮掉的一代”更垮更烂。谈及中华文明,能够令国人引以为傲、令外国人羡慕的,大概也就是四大发明等等,全是古代中国人的智慧,是古代中国人对于全人类的伟大贡献。而近现代中国人,除了将老祖宗窝里斗的种种手段发扬光大之外,既无发明又无创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目前尚无方向,仅仅停留于学穿古人衣服的层面。一个缺乏创新能力的民族,断断不会允许别国、别族与自己分享老祖宗留下的文明成果。
其次,国人创新能力不足,同时又缺乏海纳百川的胸怀。中华文化史,原本就是一部充满血泪的断代史,历经元、清两朝血洗,再加近现代内忧外患,国人对于老祖宗优秀文化的传承几乎没有,如今的文化工作者多数也已经成了经济动物、政治动物。现实是,我们没有继承祖宗之法,却也不肯吸纳外来的先进文明,特别是政治文明,国人总以“国人素质不够”为由断然拒绝。中华历史上最强盛的唐朝,其强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吸收周边各国各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而如今的国人,一边“梦回唐朝”,一边却与唐朝的兼容并蓄背道而驰,其结果除了“穿越”,是无法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
再次,部分国人针对韩国人捏造的一些言论,反映了狭隘民族主义。凭借祖上的余荫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文化沙文主义”,可见其内心是何等的孱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泽被后世,包括如今的中国、韩国、日本,以及部分东南亚国家,都是事实上的共同继承者。谁能够成为中华文明的发扬者,并非凭借你的国籍、种族,而是要看你的行动。包括“孔子学院”在内的努力,其意义也恰在于此。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定是从文化复兴开始,一如欧洲的崛起从文艺复兴开始。为此,国人须警惕“弱国的文化沙文主义”。
链接:韩国驻华大使馆澄清的部分“中国媒体虚构报道”:
1、■引述韩国《大韩民报》的消息,报道称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郑在书主张“曹操是韩国人”。
○事实情况:2010年1月8日,韩国外交部中国处处长与郑在书教授通话澄清此新闻纯属造假。 《大韩民报》根本就不存在。
2、 ■引述《朝鲜日报》消息,报道称韩国成均馆大学教授朴芬庆根据家族族谱的研究,发表报告称孙中山是韩国人。
○事实情况:《朝鲜日报》从未报道类似新闻。成均馆大学并没有名为朴芬庆的教授。用户名为huhuhu8hu的网民在天涯博客写的文章转载后被认为是事实。
3、 ■报道称韩国首尔大学历史教授朴正秀说,经过他十年研究和考证,认为是韩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后来朝鲜人移居中原,把汉字带到了中国,才形成了现在的汉文化。
○事实情况:首尔大学并没有名为朴正秀的教授。 “申遗”只能由政府申请,个人不具有申请资格。韩国政府从未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要申请汉字为韩国的文化遗产,也没有要提出申请的考虑。
2001年,朴文基(音)的著作《汉字是我们的文字》中有类似的主张,但这不是韩国学界的正式理论、也不是主流理论。
4、■报道称韩国将中国的书法和日本书道合为一体称韩国“书艺”,试图“申遗”。
○事实情况:韩国政府从未有过这样的计划。
5、 ■有消息称,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郑在书主张“中国神话源自韩国”。
○事实情况:郑在书教授的论文是强调中国文化和亚洲各民族文化的融合性。 “罗马神话是代表西方的神话,中国神话则是代表东方的神话。中国神话在其形成初期,可能吸收融合了诸多不同原始民族的神话(其中也有东夷系神话)。韩民族和东夷系种族有关联,因此可以在中国神话中寻找一点韩民族遗失的远古神话的痕迹。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