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成都同行王兄弟的问候电话,双方回顾了过去12年的交往历程,特别是从事体育新闻期间共同经历的江湖往事,都很感慨,感慨于时光飞逝、往事不可追。
我们最早的交集,始于排球新闻,共同经历的中国女排主教练先后有胡进、郎平、胡进、陈忠和,而且都与历任女排主教练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更与多年来的排管中心主任徐利、当时的中国女排领队李全强私交甚笃。1999年至2002年,我们每年都去福建漳州女排基地驻营采访。我们对中国排球都有非常深切而真诚的感情,也因为具有一定的积累而具备了更多判断能力。比如8年前,当陈忠和面临德国世界女排精英赛“假球风波”引发舆论哗然时,我力挺中国女排、陈忠和,以《用良心看女排》一文阐述竞技体育并非人们一厢情愿想象中的那样干净,世界列强从来没有费厄泼赖过,联手做掉中国女排是经常的,这种环境下一味要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无疑是过分天真的。对此,王兄弟等一批新闻界同仁给予了理解和支持。
我们共同经历最深刻的,是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2001年,中国男足首次打进世界杯足球赛,之前的小组赛对手里就有印尼队。9年前的5月初,我们一起随米卢率领的国家队,从广州起飞途径新加坡来到雅加达,然后一起下榻于安全的五星级酒店。那时,反华浪潮刚刚过去,当地社会治安状况依然非常复杂,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们离开雅加达回国后不久,那家五星级酒店大堂就发生了爆炸案,巴厘岛也没有幸免。)
中国队最后以2比0战胜印尼队。然而在此之前,我们参加的中国-印尼新闻界足球赛,我们以耻辱的0比4失败,当时我和王兄弟都担任后卫,对于失球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个比分发生在国家队比赛前3天,颇让一些印尼当地媒体YY了一番。
尽管当地社会治安状况依然复杂,但身为新闻工作者,我们岂会龟缩于宾馆?于是在那一周里,我们一帮人走遍了雅加达的大街小巷,曾经领略过一些不友好人士的敌视目光,曾经感受到印尼华人对于一个强大祖国的渴望,曾经在印尼侨领叶先生的带领下领略雅加达夜总会的风情,曾经在新闻发布会上众志成城与一个印尼某网站记者周旋,捍卫中国人的尊严,也曾经在月黑风高夜吃夜宵时经历惊魂3小时。
当然我们没有落下正事。在雅加达的采访总体是顺利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米卢希望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是当时体坛周报记者、现在的成都商报体育部主任许绍连精通印尼语,义务为大家做翻译。记得比赛结束后,我们一帮中国记者非常兴奋,印尼当地的华人也非常高兴。不过当地华人报刊、电视的记者“业务”真的不熟悉,比如美女主持采访范志毅时,一开口就是“马队长,您……”,而见到国家队队长马明宇时干脆就不认识了,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当然是善意的,大家都非常热情地帮助这位美女主持,介绍谁是谁、谁有什么经历、谁是进球功臣……
在赤道附近的5月烈日下,我们中间的许多人晒黑了,但不包括我。那时我还属于死晒不黑,无论是去印尼还是去中东西亚,从来不涂防晒霜却丝毫无损白脸小将形象。这让不少女同行羡慕得紧。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那时年轻,皮肤的恢复能力特强吧,不像现在,稍微晒晒就成了黑脸。
时光飞逝啊,一转眼整整9年过去了。我一直说,从事体育新闻的那5年,是我人生中最自由、最开心的日子。一帮江湖兄弟至今还保持着紧密联系,大概,是因为兄弟们的想法和我一样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