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想《京城月夜》

(2010-01-24 00:28:15)
标签:

回想

京城采访

国家高度

诗词唱和

杂谈

分类: 古风诗词

《京城月夜》李恭震

寂寂驿路听花落,七夕云月照独卧。

旅枕长冷元无梦,身世飘零因承诺。

香山巅峰思壮阔,夜半寺钟送蹉跎。

从此不再说进退,一半红叶一半绿。

 

      这首诗写于2009年的秋季。

    那时,我正奔忙于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刊《国家高度》的策划与操作,带着十来个报社同事奔波于祖国各地,特别是北京,一连住了数周。压力很大,什么事都没底,靠集体的智慧一点一点商量出来、一步一步建立起人脉。那时不免有些情绪,于是写下《京城月夜》。

    《国家高度》特刊是9月28日出版的。其中3万字的开篇主打《大国之轨迹》,由毛总编执笔,但他把我的名字也署上去了。很惭愧。

    这份24版的特刊,是我从事新闻工作12年来最满意的一件作品。

 

http://s7/middle/5506bcefh7dd84f0797a6&690
(新闻晨报《国家高度》特刊封面,“祝福走在民族复兴路上的炎黄子孙”。)

 

     除了3万字的开篇,还有10篇深度特稿。

    记者郁潇亮、摄影记者陈征,前往海南三亚,独家专访南海舰队第一批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舰长,采写“索马里护航:驶向深蓝的起点”;

    还是郁潇亮,专访复旦大学哲学家张汝伦,试图梳理中国哲学发展脉络,采写“张汝伦:众声喧哗中的思想者”;

    周东暆、王骥飞,在北京外交公寓独家专访中国资深外交官吴建民,采写“吴建民:塞纳河边的一场雅辩”;

    杜琛,深入正面临转型转制的山西,探寻善治实践,采写“山西:拒绝带血GDP的背后”;

    戴震东、陈征,深入冀东平原调查土地污染问题,采写“大地重活:一个农民的救赎”;

    还是戴震东,数次往来北京、无锡等地,探寻中国新能源的对策与出路,采写“太阳王:来自中国的新能源先锋”;

    陈敏,前往南太平洋上的美丽岛国塔希提,一个中华文明传承之地,采写了“塔希提:三种文明交融的天堂”;

    还是陈敏,专访长袖善舞的NBA资本大鳄黄建华,采写“黄建华:在NBA的资本博弈”;

    徐哲,关注工程师这一民族脊梁群体,数次前往北京中关村等地,采写“中国芯:纽扣上造的一座城”;

    吴飞,与我在北京“同居”时间最长的小兄弟,做了大量资料筹备等工作之后,回到上海,继续探寻中国民主政治之道,采写“嘉定民主实验:一个村支书的选举”。

    这些深度报道,分量都很重。体现了思想的力量、文字的力量、逻辑的力量。我应当再次感谢这些伙伴。

 

http://s12/middle/5506bcefh7dd846c7997b&690
《国家高度》特刊封底,主要元素是30张60岁人的脸,30张1岁孩子的脸。他们是共和国的现在和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