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姨太的记忆
(武汉叫姨外婆为姨太)
…我的二姨太(家家的妹妹)大名刘家玉,住在大汉口六渡桥的楚宝前街,是我小时候常去又特别新奇、开洋荤的地方。我一直记得她手腕上有一大肉瘤,我调皮常去摸,她从不骂我,慈祥的笑容至今难忘…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她家是开煨汤館的,其实她家没有门面,就是在楼下的巷中摆張桌子,用两扇屏风遮隔。我一去,二姨太就说,"给你们端汤喝。"
…她老人家小个子,小脚,比家家胖些,年轻时也应该是清秀的模样……都说她们刘家当时是汉口的大户,她们出嫁时都相当有钱,她嫁给了岳口的张家,我外婆嫁给了岳口的官(上官)家,后来听说他们都是从湖南通过监利来到岳口的生意人…我外公和二姨爹好像都不争气,做生意不行,会花钱不会掙钱,…妈妈告诉我,二姨太和我外婆的陪嫁都相当丰厚,她们的大女儿出嫁时也还有模有样,但小女儿就不行了…我舅舅将表妹介绍给海关的同事冉先生,也过了几年丰裕的日子,后来…前几年我在妈妈"思想改造"的自传中发现,二姨太还有一个儿子参加了革命,去了延安?很早就没了音讯…他们的小儿子、宝荣叔叔常带我玩,骑自行车带我从珞珈山二区大坡冲下来,真带劲!
二姨爹,发稀、浓眉,眼亮,个不高,一口汉腔。
妈妈说二姨爹喜好吹拉弹唱,又住在新市(民众乐园)对门,常去玩…
我小时候常害病,开了几次刀,每次去协和医院都会去她家。他家有二间房,楼上大房,另有一亭子间,晚上去她家,她一定让我和妈睡大房,她心疼我身体弱,特别惯我,逗我玩,…记得有一次,我吵着要妈妈给我买"赵子龙"的小人书,她立马让二姨爹上街给我买了一本"长板坡"。是一本戏书,封面赵云是白甲戏装,里面全是戏词,…那时我知道了"西皮""流水",还记住了"大耳刘备,弃新野,走樊城…"等戏词。几次去民众乐园都是二姨爹带我去的,从这个戏台到那个戏台,好像人都站着看,坐的人不多…我待一会儿就吵着要走,二姨爹无奈将就我的眼神至今似乎都在眼前……每次从民众乐园回来来二姨太都是笑呵呵的问我开心吗?她老人家慈爱的眸子终生难忘…她老人家话比我家家多,热闹一些…宝荣叔叔结婚后我也去过多次,楼上那个屏风印象深刻…二姨太好像是胃癌去世的,病中我和妈妈还去过一次,当时我还偷偷看了一下她手腕上的肉瘤,没有什么变化啊?…记得二姨太去世后二姨爹也来过珞珈山,他问我象棋有长劲了吗?怎么回答的我已记不得了,上中学我就没下过象棋了…姐姐去沈阳后,一个住在二姨太隔壁的女孩子(军人家属),与姐姐同事,也告诉了我们不少她家的故事…总之,解放后,二姨爹没有单位的工作,真不容易啊!三年饥荒他们都过来了……焚膏继晷时,他们都不在了…
…人之所以为人,首先是有记忆,没有了记忆和怀念也就没有了文明…
江风习习,星月依依,如今自己也过了古稀,病痛愁绪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怀念呵护和哺育过自己的亲人…真有另一个世界该多么好啊!
(2019年3月)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