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 |
分类: 旅游(国内) |
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说开去!
若不是中学课本有不少鲁迅的文章,我可能不会主动去看他的文字,“呐喊”“狂人日记”只看看封面,中学鲁迅的课文篇篇晦涩,读不顺口。一辈子看小说的妈妈也说过,“我们以前从不看鲁迅的小说。”
现在再看周树人的文字,是绝,他确实看透了中国人!
我读书的时候好像没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后来成了经典的经典,耳朵都听出了茧,一直未读过。这次去绍兴,看过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后,才在网上认真看了一遍。
三味书屋是绍兴宿儒寿镜吾在寿家台门开办的私塾,三开间小花厅,西侧有竹园,坐东朝西,北临小河有桥通过,鲁迅在此学习了五年,拜孔子(匾和鹿),拜先生写下了回忆的文字。
到了书屋门口才发现,三味书屋与周家老台门(鲁迅祖居)隔河相对,与鲁迅爸爸家也没有几步路,
三味书屋是东侧的厢房,里面居然还有鲁迅的座位,还说桌上有他刻的字,真是天晓得!其实鲁迅怀念的是在竹园里摘腊梅花、玩蝉锐、捉苍蝇喂蚂蚁…好像没写到在“思仁堂”前思仁,他说话、文字尖刻,大概不算“仁”。
百草园是周家后院,很大,有2000平米,早就卖给了朱文公的子孙,如今又成了鲁迅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政府收购还是…朱家应该还有后人,他们如何想,天老爷还是知道吧!如今的百草园有一片菜地,大概是为了印证“碧绿的草畦”。石井还在,栏?还有块石头,注明鲁迅在此跳上跳下,皂荚树也在,云雀绝对没了,蝉,不是季节,蟋蟀、蜈蚣应该还有,赤练蛇大概没了,当然也更没有美女蛇。
我们小时候也用竹筛抓过麻雀,那是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除四害”,有任务,还有老鼠尾巴,数脓血的脏苍蝇…没有童趣。不同的年代,同样的事,不同的感受。鲁迅的时代还让他说、写,我们的年代以前还不让说,现在有博客、微博真好…
现在的周家新老台门,人声鼎沸,人山人海,据说是周家兄弟根据回忆重新修缮粉新的。要不是鲁迅成了神,周建人又是付委员长,文革都天天和左派一起上报,这扇朱家的门楣能辉煌吗!周家三兄弟都奇矮,可个个精明,不知周令飞后来在日本、台湾混得如何?他在铁幕未开之时赴台追求爱情确实轰动了几天,一会儿,健忘的国人就忘了他。
寿家的后人怎么想,他们认为沾了周家小个子的光吗?乔家大院、祁家、王家、沈家…大院宅的存活又沾了谁的光呢?
没人住的房子永远是死宅,再也没了鲜活的故事。
人们总不能一辈子都听、看“三味书屋”和“百草园”吧!
201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