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武大附小演节目

(2012-05-07 08:35:48)
标签:

铃鼓舞

武大附小

演戏

分类: 武大轶事

 在武大附小演节目

我小时候就喜欢出风头,幼儿园时老师选定我演拔罗卜的老爷爷,排练了好多次,到了正式上台表演的前夕,我感冒发烧,没演成。后来李德华告诉我是李贞干代替我演的老爷爷。此事我一直记得,耿耿于怀,说明我好表演。退休后常一起散步的陈兄常笑我说,女人喜欢演戏,天经地义。男人喜欢演戏肯定男性荷尔蒙衰,性取向有问题,有同性恋的倾向想想娱乐圈中男性的艺人,好像有点道理。

审视一下家族基因,父系诗书簪缨世家,知道的几百人中,好像没有喜欢戏曲表演的男女;母系是大汉口的殷实人家,新市场(民众乐园),常听妈妈和她的亲戚谈及,所以内人常笑我是母系遗传。

从小学一直演到高中,自鸣得意。现在想起,不禁哑然。

最出风头还是在武大附小的诗歌朗诵“一定要解放台湾”。

进入小学四年级时,国家蹈入了火红的年代。武大附小抓出了以校长为首的四个YP,在武汉大学的大小演出中,附小演出了诗歌联唱《武大附小红旗飘》,领颂的是得过全国普通话比赛第二名的揭书安,指挥是比我低一年纪的李伟荣,钢琴伴奏是我们班的李斐岚。

以前武大附小最有名、最好看的节目是音乐老师候淑仪老师编排、导演的《铃鼓舞》,候老师是青岛来的老师,在文艺素养方面,她就是比武汉大学的土老冒高几个档次,这个节目由从高到矮、天真、漂亮、活泼、可爱、可人的小姑娘手拿新疆铃鼓舞蹈,配以音乐,没有歌曲完全没有ZZ、文宣的元素,至今我还记得最矮的小姑娘伴着音乐、笑嘻嘻、最后一个转入幕帷离场的画面!我记得当时的小演员是梁世平、李明干、徐小玲、王良美、沈虹光、韩敏、肖信玲、陈启秀、丁桂珍、李万(不一定准确!)。都是比我低一个年级的女孩。同时候老师还编排了《我们三个好朋友》的小联唱、舞蹈节目,三个女孩是我们年级的李斐岚、易可仪、黎斯荣,三个女孩都漂亮,但这个节目就有ZZ、宣教的色彩了

《武大附小红旗飘》就完全是一个ZZ性的节目了!朗诵词中通批了盘踞武大附小的YP分子,好像有夺回了WCJJ阵地的话语,当然也高唱“社会主义好”的歌曲;齐颂、合唱的队伍庞大,好几个年级帅哥、美女都入选,我不在其中!估计是那时我刚刚犯了偷农场的红薯、罗卜、偷同学的望远镜、家里的钱等错误的原因,不是家庭出身问题。

喜欢文艺、高中毕业的边长军老师来到武大附小代课,估计他也是紧跟时代,并想露一手,怎么就选定了我们五(乙)班朗诵《一定要解放台湾》诗歌。大概我胆大,不怕丑,爱出风头,他选我当了领颂,也没在乎我脸上三、四厘米长的刀疤。记得他指导我时相当投入、认真,经常把我叫到他宿舍里,逐句演练,每一个动作都亲自示范,每一句的抑扬顿挫都一再推敲。合颂基本上全班的同学都参加了。此节目在学校脱颖而出,成了年节重大活动必演的节目,当然,紧跟ZZ形势是主要原因。那时区、市大搞群众会演、比赛的活动,我们节节胜出,到处表演,电台播放,出够了风头,成天排练,一演出必定不上课,真不知耽误了多少课时。镁光灯多次在我面前闪烁,有一次边老师还专门把我们带到学校草坪,摆各种POSE照相,学校橱窗多次展出过我们演出的照片,可惜我没有留下一张照片。

我记得每次重大演出,边老师都要求我穿新的白衬衫蓝裤子,妈妈说过,全家的布票都给你演戏用了;爸爸叹气,他怎么能够忍受诗书簪缨之家出戏子呀!

当时我们都以为此诗是边老师创作的诗歌,后来又听说是陈乃全老师写的,究竟如何?没有考证了!

和我们的诗朗诵一同出风头的另一台节目是候老师主持的《中苏友谊舞》,跳这个舞蹈全是女生,基本是《铃鼓舞》的班底,现在记忆中应该是丁桂珍、李明干、沈虹光、王良美、韩敏、李万、徐小玲和丹娘等八人。丹娘是武汉测绘学院的俄国孩子,是不是白俄就拿不准了!尽管这是个政治性、趋势、赶浪头的舞蹈,但当时候老师挑演员还是以漂亮和舞蹈技巧为主,没有特别挑剔JJC身,老校长(YP)的女儿跳了《铃鼓舞》后没演这个节目,应该是个子太高,而不是母亲的牵累。这台节目也相当火爆,市、区汇演场场不缺,记得每次坐大巴出去演出,主要是这两个节目的同学。这台节目比我们的诗朗诵更出名,当时的杂志(“长江歌声”?“群众歌声”?“XX舞蹈”?)还用这个舞蹈最后的动作照片(徐小玲和丹娘手举鲜花)作为封面!我至今可以哼出这个舞蹈的旋律和歌词。当时候老师设计的动作优美、活泼,服装漂亮,加上金发蓝眼的小姑娘出场,怎么会不风靡舞台呢!

这三台节目全是ZZ性的节目,十多分钟的诗句,当时我倒背如流、演了无数遍的诗歌,如今也就记得开篇的两句“在祖国的东南方,在碧蓝的大海上,有一座”和最后高嚎的“炮口对准基隆港!炮口对准基隆港!”唉!现在就不是炮了!是导弹,多少家庭,多少生命,多少鲜血…12岁的孩子能想到什么!那时义愤填膺,现在想到的是恺恺白骨。

后来候老师又主持编排了大型儿童音乐剧《果园姐妹》就是纯艺术的节目了,这个剧也非常成功。几次元旦、春节晚会都在武大体育馆演出,三姐妹是粟福琼、揭书安、黎思娴(黎军),B角有李小丽和揭津荣,B角的大姐实在想不出来了。大灰狼是朱光明,B角是胡焕生。

六年级边老师又编排了ZZ性的诗歌朗诵“西藏的新生”就没有让我参加了,领颂是陈宣良和揭书安,合颂也没有我,我有点湫隘、沮丧,没敢表现出来。后来边老师还是派我参加了湖北省的普通话比赛,因我平舌音、翘舌音从来读不准,只拿了二等奖;我还参加大学部的话剧《红旗谱》到处演出,长了不少见识。

到初中后也参加过朗诵,但已比较清楚,演戏是什么了

高中后,我就更有了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形像不佳,说说相声,演反派还可以;多当话剧导演,再也不登台演话剧了!但有时还是控制不住,朗诵过《南方来信》,浪费了不少光阴。

樱唇微艳,无恙是朱颜,幕帷争插,跃进年间。

到大学我才真正收了手,不当戏子了!

2012/5/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恩施印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