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走得太快了- 父辈口中的姑姑

标签:
戴铭辰泰兴新兴力量运动会阎振兴情感 |
分类: 家族往事 |
文革后期上交组织返回的照片,1955年,1962年的照片还应在爸爸的档案中。
我从来没见过我姑姑,妈妈说抗战胜利后姑姑来过我家,几件小孩的衣物是姑姑送的。表哥也说他到过珞珈山三区25号,姑姑应见过襁褓中的我。
读高中时,有一个星期天回家,爸爸给我看一张“人民日报”,上面有一篇台湾想参加在印尼举办的新兴力量运动会的报导,代表团的团长是阎振兴。爸爸说,应该是他,他爱好体育运动,身体也好,不知你姑姑怎样。
文革破四旧时,爸爸和我一起清理家里的旧物,有一张姑姑在美国结婚的照片,伴娘和伴郎是洋人。另有几封姑姑的信件,爸爸让我一并烧掉了。也是在那以后,爸爸才详细的给我讲了姑姑的经历。他说,我们家七个男孩一个女孩,所以你姑姑是家里的丫头王,从小高傲,大家都惯她。大同大学毕业后,曾到安徽怀远教过中学化学,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男友。
姑姑一心想出国,那时家道早已中落,没有多少富裕的银子。当时小地方的女孩子读大学已是非常开明的举措了,再花娘家的钱留学更是不可想象。大伯伯和爸爸都特别疼爱这个妹妹,他们都劝爷爷奶奶让她出洋。爸爸还说,“家里反正是要给妹妹一笔嫁妆的,就算是提前给陪嫁吧!”同时爸爸也答应资助姑姑。爸爸说,后来大伯伯到族人的钱庄去取家中大笔银子时,还遭到了族中长辈的指责和非议。
1937年8月12日姑姑到了上海,正碰到了上海战事,耽搁了两个多月才买到了去马尼拉的船票赴美。她先在芝加哥大学,后又去了衣阿华(现译“爱荷华”)大学。她写信告诉祖父她在衣阿华准备和河南籍清华官费学子阎振兴结婚时,爷爷拍案叹息,爷爷说,“二十八岁的河南人绝不可能没结过婚!”大伯伯、爸爸也心里不是滋味,但木已成舟,也只能如此了!1941年底姑姑和姑父携爱德哥哥回到上海,姑姑回泰兴待产,姑父先去了重庆,后去了滇缅公路。当时姑姑在泰兴养鸡、培花,来年的五月泰德哥哥在泰兴诞生。
抗战胜利后,泰兴成了国共兵争之地,祖母随姑姑到南京、上海居住。1948年爸爸带姐姐去南京看祖母,没有带我去。
1949年姑姑去了台湾,二十多年,偶有消息。1970年爸爸病入膏肓,躺在藤椅上,谈到姑姑就长吁短叹,他坍塌的眼窝中那对凄迷酸楚的眸子我永远不会忘记!1974年,爸爸去世三年后,姑姑才通过爸爸在美国的学生知道了爸爸离世的消息,她托人从香港转给妈妈一封信和全家福的照片,信上说,
“未提笔泪先流…痛哭数日…天人相隔夫复何言…”
妈妈不敢回信,我斗胆回了信,姑姑又给五叔写了第二封信。我一直都不敢告诉姑姑七叔文革惨死的消息。
那时我在街道工厂讨生活,感觉到彩色电视将来会普及,想超前学点有关知识,好混饭吃。我让姑姑给我寄点彩色电视的资料。姑姑马上托香港朋友给我寄了两本修理彩电的书籍。姐姐正在沈阳搞油掺水燃烧的项目,我告诉了姑姑,姑姑也帮姐姐收集了资料。
没想到大陆的铁幕刚打开了一丝缝,姑姑却患了癌症,一年多就去世了。当时我和五叔真不敢相信啊!我们这样落后的医疗条件,妇科癌症尚可拖个三、五载,为什么她那样好的条件,国民党中常委、教育部长、台大校长的夫人却走了呢!真是天不遂人愿啊!不敢回信的五叔做梦都在想和姑姑相见呀!如果姑姑能再撑几年他们兄妹就可以抱头痛哭,就可以畅谈,可以……
真正的上苍不公!
我在网上搜索戴铭辰有两条信息,一是姑姑是台湾大学老师、化学教授,有以她的名字冠名的奖学金;二是有一家幼稚园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我经常在想,如果真有灵魂、天堂…另一个世界该多麽好啊!爸爸、姑姑、大伯、七叔、五叔、六叔…他们一定在那儿的大树下、院子里聊天,中文夹英文、南腔北调加泰兴土话。多麽幸福的一大家子啊!
争夺天下的帮主呢!
双手血淋淋的打手呢!投石落井的佥壬呢!…
他们也在那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