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麟吼戴铭巽
标签:
刘秉麟汉口教授会戴铭巽中央银行文化 |
分类: 武大轶事 |
刘秉麟(南陔)是武大的名教授,其侄儿刘西尧是武大的地XD,xxx的亲信,当过教育部长,长住湖北。他一直在刘秉麟家长大,老武大人都以为他是刘的儿子,起码是过继的,好像以前还叫过爸爸。后来…
我爸爸一直不喜欢刘秉麟,什么具体原因,我一直不大清楚,刘是武大的大教授,爸爸1931年来武大,小他十几岁,刘应是前辈,顶头上司,系主任、法学院长。一直尊敬长者的爸爸为什么对刘总有微词呢?最近看爸爸几十年来的检举、揭发、交待、外调、思想汇报…材料(十余万字)中,发现了一点原因。
WHGM中,爸爸交待教授会的活动时,有以下的文字:
“教授会的活动主要有买银元的事,当时学校的发薪是由总务处去办的。但是在1949年初,货币贬值急速,往往由领薪至发薪,等到领薪到手,币值已跌了一半以上。在那个时候,大家领薪到手都分头到汉口去抢购银元和米(?),后来总务处也不受信任。群众团体有教授会、讲师助教会和校工会纷纷组织起来直接向伪中央银行催发薪金。一面直接在汉口换银元领回分发。分发仍然由学校校务委员会决定。最突出的一次是在5.16武汉解放前一个月的光景。那时教授会、讲助会、工友会大约派了十个人到汉口中央银行领支票。我是教授会的一个。我记得讲助会有一个是李国材。大家清早过江,背了两个麻袋到汉口,经向中央银行接洽后领到支票,向统一街探定了行情,由于大家犹豫不敢决定,行情下跌迅速,等到十一点左右,才决定照买。那时算了一算,全校员工只能每人分派一元七、八角的光景。在轮渡上大家商量同意,向学校建议平均分配。我也附和了他们的意见,主张平均分配,校内再补助一点,每人可得两元。不料刘秉麟忽然勃然大怒,指着我的鼻子说,你这个主张最好向教授会报告一下,学校不能负此责任,如教授会不满意你这个办法,你要负责的。他还说我是向低薪人员讨好。我当时就声明,我是群众团体的代表,只负责购买银元的责任,至于如何分发,这是学校的权力,我们不过有这个建议而已,说后我就拂袖而去。事后的分配办法是教授两元,讲助工友一元,就此了事了。”
在我的印象中,解放前1927年爸爸在北伐军总司令部和段锡朋大吵过一次外,自由自在从未受过人气,与刘有此一曲,当然耿耿于怀了!
人都一样,人就是人!
2001-6-1

刘秉麟教授

参加北伐时的戴铭巽(21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