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与其它

(2010-06-13 21:27:25)
标签:

祁黄羊

小皇帝

双亲

老人

中国

杂谈

分类: 随想

“公”与其它

90后的朋友让我写现在的事情,其实我也写了不少,就是不便贴出,主要是我神经脆弱,虽然想说,若遭呵斥,肯定神不附体,美好的退休生活呜呼哀哉!就这样写写往事、游记,也有不少好朋友说我无事找事!看看以前的文字,上世纪写的此文隐去大记者的名头还是可以贴的。现在农村老人太惨了,城市稍为好点,这也是五千年的文明吧!                     

 

“公”与其它

下班回家,躺在沙发上,心变得软软的,容易流泪。随手翻开一张报纸,一篇赞扬某著名记者的大作涌入我的眼帘。文章介绍了这位记者为了赴边疆采访重要的新闻,忍痛离开了病卧在床的双亲,当他接到父亲病危的电报后仍为“公”坚守在记者的岗位上,真正的做到了“公而忘私”云云。

我看着这位记者长大成人,他从小就是组织、老师喜欢的好学生,紧跟、照办、颇有才气,早就离开了家庭。其母亲早年疯癫,脏乱不堪;其父独自一人照顾其母,倍受苦楚。为照顾其母,他们父子争吵多次,父亲希望儿子将工作地点调近些以便照顾家庭,中国记者是通天之人,尤其是中央大报的记者,调动工作本无问题,可他对此从不理睬,也很少回家。按中国的传统道德,他是典型的不孝之子。看到报上有关他的“大公无私”赞溢之词,不觉茫然。

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公与私的划分从来就是永恒的话题。中 山先生很早就写下了“天下为公”的名句。“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亲。”祁黄羊给“公”字早已作了清楚的注脚。在现实社会中,大约“公”就是指国家和人民。到风景秀丽的边陲去采访新闻本是公差,当然是拿国家的银子,为公执笔。写好了文章,固然是为公。我想,于私大概也可扬名获利。但新闻界大约不止一个记者,地球离开了谁都照样转动。如果依孔孟之道,孝敬父母、忠君爱国乃是人间大义。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本有可能见到亲人,而最终却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这难道就是不殉私情?更何况那些打着“公”字招牌,挂羊头卖狗肉的禽兽之心。我并不提倡“父母在,不远游”,但“游必有方”总还是对的。

在阶级斗争的年月,划清界限,大义灭亲,鲜红的“公”字,掩盖了许多乌黑的“私心”。许多老人可谓惨矣!现在,儿女们为“公”上班;为“公”出差;为“公”休息;为“公”学习;为“公”养了许多祖国未来的“小皇帝”;为“公”断然离开奄奄一息的双亲有一次在医院里,一个90高龄的老人昼夜呼唤他远在美国的独子,他儿子终于赶回到他的病床前,尽心尽力照顾了一周,没等父亲咽气,又含泪登上大洋彼岸的飞机。儿子也有儿子的难处,他没说他究竟是为“公”还是为“私”。我想他也可安慰自己,在美国工作,也可算是为全人类这个最大的“公”而献身。可怜的老人哪!“水往下流”害了儿女也害了自己。

中国的文字丰富多采、变幻莫测,到了20世纪的最后几年里,人类的异化,已一发不可收拾。参差不齐、变化万端的宇宙决不是“公”“私”两字可以界定!不用说西方,就是在中国许多青年的心目中,父母早已不是“私”的一部分,在过分强调自我的今天,将父母的油挤干榨尽的禽兽与日俱增。现在,他们的中心是“小皇帝”;

我从小就爱看蚂蚁,它从来就不吃独食,他们所有的获得都要运到洞里去共同享受,他们是最团结最“公”的生命,我也经常看到一群蚂蚁将蚁尸运回洞中。小蚂蚁如何对待老蚂蚁,我不知道,大概不会象人一样吧!

将来,不用太久,今天所有的年轻人都会享受自己的杰作!

19981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乌鲁木齐红山
后一篇:三宝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