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凌云教授与小学生
(2010-01-27 10:58:39)
标签:
武大知识分子小学生文化 |
分类: 武大轶事 |
上周看到周凌云教授的讣告才知道是“凌云壮志”的“凌云”二字。我记得他是喝过洋水的,怎么讣告上没有显赫出来。记忆中他是一位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干干净净、非常和蔼的先生。他一直住在老二区,是姚梁家的邻居,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儿和几个儿子。
周教授是教生物的,现在平平和和、认认真真教书的先生越来越少了,就是不弄个书记副书记、处长、主任副主任当当,也得办个公司挂个老总、经理晃几两银子。周教授大概是没有当过一星点儿官的人吧!至于他的课讲得如何?学问做得怎样?我是全然不知。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到是有一桩让教员们谈论的轶事。
不知是在思想改造还是那一次运动中,反正是在一次整知识分子的运动中,党的书记、文痞徐懋庸大会小会骂资产阶级教授、知识分子没有知识,不学无术,一再强调毛主席说的,要向工人农民学习,要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要从头学起!“甘当小学生”是毛主席说的,是当时人们挂在口边的时髦话,就和今天的“与时俱进”一样,人人都挂在腮帮下面,开口就用它。大家都知道“甘当小学生”是一个比喻,就是要知识分子接受改造。可我们这位周先生居然认认真真的拿了一个小板凳,每天到武汉大学附属小学的××年级去听课。他坐在娃娃的最后面,规规矩矩、毕恭毕敬的起立坐下,双手背在后面,眼睛看着老师….别人问他为什么如此,他说是听毛主席的话,听徐书记的话,听党的话呀!
他是个一板一眼的教书先生,不谈政治,绝没有调侃讽刺的意思。党委也不知道把他如何是好。
后来不知道他到底听了多久的课,如何撤回来的?谁做的工作?在世的人大概只有xx、xxx知道了。究竟是糊涂了还是受了刺激,他夫人也许清楚。
再后来他仍旧授课教书,历次运动中没受什么波折。他们系里的武大才子、整人高手似乎也没有把他放在眼中。当然,他在生物领域也没有引人瞩目的成就。他的一个兄长周新民教授在武大就比他出名多了,当过总务长、图书馆长。他却一直默默无闻的教书育人。
另一桩与他沾边的事是他太太的妹妹嫁给了在武大学习的美军黑人战俘。这在当年也是珞珈山上太太小姐们广泛议论的花边新闻,后来她们去了美国,“参考消息”上还有长篇报导。我只觉得她们的混血女儿真健康、漂亮、派头十足,一见就觉得眼前一亮!不知道她在美国参加了选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