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布2012年泉州市中学政治优秀论文评选获奖名单的通知
标签:
中学政治优秀论文2012年泉州市获奖名单育儿 |
分类: (精品)教研感悟与动态 |
http://s7/mw690/5505cb2bg7ba3cacb19d6&690
关于公布2012年泉州市中学政治优秀论文评选获奖名单的通知
泉教科研〔2012〕136号
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有关中学: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市中学政治教师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展示我市中学政治教科研成果,推进政治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泉教科研[2012]32号文件精神,我所召开2012年泉州市中学政治学科优秀论文评选会议,经评委认真评审,共评出一等奖35名、二等奖55名、三等奖68名,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附件:
2012年泉州市中学政治学科优秀论文评选获奖名单
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012年11月30日
附件:2012年泉州市中学政治学科优秀论文评选获奖名单
一等奖 ( 35人)
|
论文题目 |
作者 |
所在学校 |
|
追求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的策略摭谈 |
卢煌辉 |
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
|
高中政治教学的德育渗透 |
黄毓景 |
泉州一中 |
|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李关睢 |
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 |
|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与途径探索 |
朱连生 |
晋江南区中学 |
|
在思想品德课中构建“研究性学习模式” |
刘丰停 |
永春二中 |
|
放飞思想,谱写思品课的和谐乐章 |
冯运鹏 |
永春二中 |
|
构建生活化课堂,收获生活化德育 |
王颠来 |
南安一中 |
|
让情感教育之花在思想品德课堂上绽放 |
梁耀胜 |
南安仑苍中学 |
|
思想品德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尝试 |
陈炳强 |
南安南光中学 |
|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实践“先学后教、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
黄道祥 |
晋江二中 |
|
精心选用事例,增强课堂活力 |
黄华佳 |
德化三中 |
|
运用教学策略,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益 |
汤宏达 |
永春达埔中学 |
|
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情感课堂的三点思考 |
林跃明 |
南安宝莲中学 |
|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政治教学复习方法的探 |
林丹凤 |
永春三中 |
|
CAI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
王家伟 |
泉州七中 |
|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 |
陈少强 |
晋江一中 |
|
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浅探 |
颜建冰 |
德化三中 |
|
开展“同课异构”,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
李雪蓉 |
泉州实验中学 |
|
实施开放式教学,使教学融入生活 |
王秋阳 |
泉州三中 |
|
谈谈“问题化学习的核心问题”的几点思考 |
刘正根 |
晋江一中 |
|
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提高中学思品课教学效益 |
陈进火 |
泉州六中 |
|
思想政治课课后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几点思考 |
林忠彬 |
泉州实验中学 |
|
追求有效的高三课堂教学 |
张锡云 |
石狮一中 |
|
提高生本意识,实现有效教学 |
黄其美 |
南安宝莲中学 |
|
关注细节,成就效率-----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策略 |
潘奕峰 |
泉州一中 |
|
中学德育现状及对策 |
阮朝省 |
泉州七中 |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
许水龙 |
安溪六中 |
|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刘剑梅 |
泉州三中 |
|
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浅谈 |
林齐文 |
晋江尚志中学 |
|
创新方法,深化课改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之我见 |
张燕珠 |
惠安广海中学 |
|
让思想品德课走向生活 |
叶渊余 |
晋江罗山中学 |
|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
刘锦霞 |
南安诗山中学 |
|
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
廖炳灿 |
安溪龙门中学 |
|
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 |
林文土 |
安溪九中 |
|
情境设计在政治课堂中的运用 |
柯冰冰 |
晋江一中 |
二等奖 ( 55人)
|
论文题目 |
作者 |
所在学校 |
|
高考政治复习应贯彻“四有”理念 |
周确云 |
德化一中 |
|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有效课堂的构建 |
赖德君 |
北师大泉州附属中学 |
|
对思想政治课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路径的探究 |
施慧玲 |
泉州六中 |
|
精雕细琢巧设问,投石冲破水中天 |
王厚生 |
南安国光中学 |
|
超越表扬的激励策略 |
郑 |
北师大泉州附中 |
|
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 |
陈芳平 |
惠安三中 |
|
浅谈高三年学生政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
张永灿 |
惠安三中 |
|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策略 |
董丽玲 |
泉州培元中学 |
|
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优势 |
戴志宏 |
南安宝莲中学 |
|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吕劲军 |
南安诗山中学 |
|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数学思维”模式运用 |
张少波 |
泉州奕聪中学 |
|
把课堂“还”给学生 |
汪青萍 |
惠安溪东中学 |
|
高中政治课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探究 |
林雪琼 |
安溪一中 |
|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导入方式初探 |
孔凡寅 |
北师大泉州附属中学 |
|
如何提高思想品德复习课效率 |
陈玉芸 |
南安西溪中学 |
|
论闽南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 |
蔡东海 |
泉州城东中学 |
|
课程理念下政治课时政教育 |
赵爱辉 |
泉州五中 |
|
借助多媒体技术为思品课注入“动力” |
石昭月 |
泉州十中 |
|
教育信息化条件下政治课教学多媒体实现途径初探 |
李振都 |
南安实验中学 |
|
初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性学习及其价值初探 |
黄奇龙 |
南安新侨中学 |
|
在错误中寻找对的学习方法 |
黄春妹 |
泉州师院附属鹏峰中学 |
|
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课程资源整合的思考 |
谢春桂 |
泉州九中 |
|
关于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实践与探索 |
郭昌誉 |
德化五中 |
|
思想政治课的美育渗透 |
葛和丰 |
德化三中 |
|
刍议思想品德课堂动态生成式教学 |
潘梓强 |
南安九都中学 |
|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学习评价的实践与探索 |
王炯荣 |
永春汤城中学 |
|
由“雷锋精神”谈高中政治教学 |
章录建 |
永春三中 |
|
关于学困生整体转化的想法 |
黄子东 |
南安蓝园中学 |
|
高中政治课“同课异构”的实践与思考 |
王培娜 |
泉州实验中学 |
|
对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效率的几点思考 |
陈义斌 |
南安罗东中学 |
|
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
周彩斌 |
安溪龙门中学 |
|
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巧用生活素材,打造魅力课堂 |
吴琴玉 |
泉州实验中学 |
|
以学生为主体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
洪锦绣 |
晋江紫峰中学 |
|
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存在的误区与解决的对策 |
张丽香 |
泉州实验中学 |
|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时事政治教学 |
王书生 |
安溪丰田中学 |
|
在快乐中学习思想品德 |
郭丽丽 |
南安金桥中学 |
|
浅谈乡土资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
冯建平 |
晋江二中 |
|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情境教学法初探 |
董小玲 |
惠安岩峰中学 |
|
激发农村初中生思品课学习兴趣初探 |
陈美琴 |
石狮银江华侨学校 |
|
新型师生关系的培养策略 |
陈惠娥 |
永春六中 |
|
用“心”生成—哲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心理攻坚 |
易理文 |
泉州奕聪中学 |
|
新形势下未成年人诚信教育实践探究 |
曾荣信 |
晋江市三民中学 |
|
初中思品课情境教学的几点思考 |
杨佩芳 |
泉州北峰中学 |
|
政治教学生活化,学生学习变化大 |
王 |
石狮银江华侨学校 |
|
打造有“生活”的政治课教学 |
徐冬萍 |
晋江职业中学校 |
|
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浅析学习方式转变的几种现象 |
王秀珍 |
石狮八中 |
|
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性教学初探 |
谢锦冰 |
台商投资区秀江中学 |
|
巧借教材探究活动,妙用教材内在资源 |
庄洪海 |
惠安一中 |
|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政治学科的合格率 |
蔡玉彬 |
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 |
|
构建乡土气息的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
王志勇 |
惠安文笔中学 |
|
改变学生,先要改变自已 |
汤大兴 |
晋江毓英中学 |
|
在反思中促进教学相长 |
邓赛英 |
安溪恒兴中学 |
|
谈谈学案导学模式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
杨新荣 |
石狮六中 |
|
浅谈高中政治教学应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黄锦明 |
永春三中 |
|
思想品德课师生互动情景的创设 |
苏明光 |
泉州市培元中学 |
三等奖 ( 68人)
|
论文题目 |
作者 |
所在学校 |
|
发挥思品课德育功能,关注青少年品德培养 |
洪玲玲 |
晋江二中 |
|
合理利用多媒体,提高思品课教学实效性 |
梁耀胜 |
南安仑苍中学 |
|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曾春芳 |
泉州市培元中学 |
|
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
王秋月 |
南安宝莲中学 |
|
思想政治课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
吕劲军 |
南安诗山中学 |
|
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质量 |
吴金添 |
永春达埔中学 |
|
掌握科学方法,提升学习兴趣--打开减负的钥匙 |
蔡坚毅 |
晋江季延初级中学 |
|
重视和加强班级的德育工作 |
王颠来 |
南安一中 |
|
谈谈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 |
董金连 |
石狮三中 |
|
浅议高中政治教师的学科生活背景知识 |
李志梅 |
惠安嘉惠中学 |
|
提高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
陈 |
泉州十中 |
|
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整合 |
杨瑞香 |
南安一中 |
|
增强记忆策略教学,提高高中思想政治学习有效性 |
陈怀州 |
惠安一中 |
|
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创新教育 |
陈 |
泉州十中 |
|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德育创新的探索 |
林玉森 |
安溪茶业技术学校 |
|
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性教学探索 |
林爱密 |
泉州开发区实验学校 |
|
打造有“生活”的政治课教学 |
徐冬萍 |
晋江职业中专学校 |
|
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高三政治复习课教学模式探究 |
王蔚俏 |
台商投资区惠南中学 |
|
浅谈“小班化教学”校本教研的开展 |
蔡国彬 |
惠安二中 |
|
多纬度创造互动式课堂教学形式 |
黄鸿池 |
南安国光初级中学 |
|
加强中学生时事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
吴贵成 |
惠安文笔中学 |
|
政治思想课应追求生活化的课堂 |
吴海梅 |
晋江毓英中学 |
|
新形势下对思品课教学的点滴思考 |
廖等明 |
洛江奕聪中学 |
|
浅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林锦章 |
南安温成中学 |
|
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的实践与探索 |
郭昌誉 |
德化五中 |
|
提升教师人格素养、优化教育教学行为的新思路和策略 |
陈进仕 |
永春美岭中学 |
|
分段式有效教学策略在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尝试 |
陈权龙 |
惠安三中 |
|
转变学习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再探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 |
周自来 |
泉州奕聪中学 |
|
浅谈初中政治课教学方法 |
梁小贝 |
南安诗山中学 |
|
渗透情感教育,打造崭新的思品课堂 |
黄子东 |
南安蓝园中学 |
|
利用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摭谈 |
黄东阳 |
南安国光初级中学 |
|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
李 |
惠安广海中学 |
|
让《文化生活》散发着浓浓的乡土味 |
徐谋树 |
晋江一中 |
|
思想政治课备课的几点思考 |
黄华佳 |
德化三中 |
|
浅析农村单亲(无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及对策 |
章锦权 |
永春锦斗中学 |
|
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教师素养储备探究 |
尤明翀 |
晋江磁灶中学 |
|
把握好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五度” |
黄婷婷 |
晋江松熹中学 |
|
情感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与研究 |
邹 |
晋江二中 |
|
有效整合信息化资源 |
王颠来 |
南安一中 |
|
高中哲学课经典名言教学思考 |
朱军勇 |
泉州奕聪中学 |
|
让思想品德课动起来 |
陈琼娥 |
泉州东海中学 |
|
浅谈生命教育在中学政治学科中的渗透 |
陈少强 |
晋江一中 |
|
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信息化运用探究 |
黄小苹 |
南安实验中学 |
|
政治课前三分钟对创设有效学习情境的策略微析 |
黄 |
泉州实验中学 |
|
农村中学政治课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衡量因素 |
陈钦进 |
南安宝莲中学 |
|
科学运用多媒体,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 |
汤宏达 |
永春达埔中学 |
|
缤纷资源 入味课堂——探讨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 |
刘鸿南 |
泉州奕聪中学 |
|
初中思想品德课增强法制教育实效性的探索 |
黄碧英 |
泉州七中 |
|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情感教学 |
陈家建 |
南安五峰中学 |
|
开卷考试下思想品德作业的设计 |
林艺琴 |
晋江英林中学 |
|
在平行班教学中的几点感受 |
邱国忠 |
永春五中 |
|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课堂 |
傅阳霞 |
南安宝莲中学 |
|
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
何江南 |
晋江潘径中学 |
|
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之我见 |
颜永璋 |
南安眉山中学 |
|
浅谈中考总复习三点体会 |
吕奕超 |
南安鹏峰第二中学 |
|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探究 |
许珍霞 |
泉州六中 |
|
思想品德课信息化教学初探 |
陈培协 |
南安东田中学 |
|
新形势下对思品课教学的点滴思考 |
廖等明 |
洛江奕聪中学 |
|
浅谈中学政治课中的时事政治教育 |
黄燕妮 |
南安诗山中学 |
|
对高中政治课堂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
黄锦明 |
永春三中 |
|
创新课堂反馈对提高思品课堂效率的探究 |
仇月娇 |
惠安科山中学 |
|
谈谈指导学生政治小论文写作的要点和方法 |
谢良胜 |
晋江毓英中学 |
|
加强中学生时事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
陈劲草 |
安溪白濑中学 |
|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政治课 |
杨瑞香 |
南安一中 |
|
浅议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吴金添 |
永春达埔中学 |
|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
刘丰停 |
永春二中 |
|
如此“作秀”,多多益善 |
赵爱辉 |
泉州五中 |
|
哲学课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 |
洪少勇 |
南安诗山中学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