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工作的奇葩要求(不懂数据转换思维根本扛不住)

标签:
excel数据转换数据透视表思路客服 |
分类: 录入、整理、分析 |
Excel中最强大的分析工具是“数据透视表”,而“数据透视表”能正常发挥其功用的基础是“天下第一表”。由于“天下第一表”是最完美、最标准的数据结构,只要拥有它,就拥有所有能想象到的结果。所以,在遇到任何具体问题的时候,将源数据的结构转换成“天下第一表”就变成了一个可以遵循的规则。
前段时间有一位读者很困扰,因为她要把下面这张从客服系统中导出的数据——
http://s10/mw690/001ywYWAgy6P9EBGowpf9&690
变成这个样子——
http://s10/mw690/001ywYWAgy6P9F9bTxTe9&690
解释一下:系统数据中的C3,C代表事件,3代表事件的优先级。在转换后的表格中,事件代码被横向展开,在与工号交叉的单元格中,要填入系统数据中对应该“事件”的“优先级”。
这题如果直奔公式去,会非常困难,因为从源数据中很难看出规律。尽管它似乎与文本提取函数,以及匹配类函数有关,但只要稍微想想,就会发现“定位”的困难,以及“提取”的忧桑。于是,技术男们可能就会坚强的决定往VBA进军。
但其实,仔细看看结果表格的样式,会发现它和“数据透视表”生成的结果十分相似。A列为行字段,展开“工号”;1行为列字段,展开“事件”;中间为数据项,得到事件“优先级”。这时,我们不是用透视表在计算,只是利用它能获得的样式而已。
不过,在此之前,对于源数据的分析是不可少的。假如一个工号会对应到两个C事件,而它们的优先级又不同,一个C2,一个C3,那么,这种思路就不好用了。因为透视表无论做求和或是计数运算,都无法准确的得到结果。所以,在解决任何Excel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对数据基础做大量的研究,例如:有没有重复的可能?有没有数据的缺失?有没有可能的人为错误?然后,才能确定最终使用的解决方案。
而这一题,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数据结构——
http://s12/mw690/001ywYWAgy6P9G9dqmn7b&690
从系统数据到这样的源数据,学名叫做:二维数据结构转换为一维数据结构(简称:二维转一维)。使用的方法是:数据透视表中的“多重合并计算数据区域”功能。
二维数据是这样的(既有标题行,也有标题列)——
http://s10/mw690/001ywYWAgy6P9GsZByN59&690
操作步骤:
第一步:Alt+D→P调用数据透视表向导;
http://s2/mw690/001ywYWAgy6P9GzWTbXa1&690
为什么要用快捷键?除了操作效率高以外,更重要是,从2007版开始,这个“向导”就不在Excel默认菜单中出现了,而假如不用“向导”,是没办法进行下面操作的。基本很少有人会去自定义中,将透视表向导按钮抓出来。所以,记快捷键就好。
第二步:选择“数据源类型”为“多重合并计算数据区域”;
第三步:“下一步”再“下一步”(向导步骤2不用设置),添加数据区域(也就是需要转换的全部数据);
http://s15/mw690/001ywYWAgy6P9H0ozrUee&690
第四步:点“完成”,在得到的结果中找到最右下角的“总计”,双击它(根据数据透视表的功能,只要双击透视表中任何一个汇总项,都能得到组成它的明细数据,并且数据的结构是一维的“天下第一表”样式);
http://s4/mw690/001ywYWAgy6P9H7EsOn33&690
然后,就得到了经过转换的一维的数据。
http://s2/mw690/001ywYWAgy6P9HyNVgRf1&690
那么,再从C列中用right函数提取出“优先级”(=right(C2,1)),并将“事件”(=left(C2,len(C2)-1))和“优先级”分为两列,就完成了获得最终结果的数据准备。
http://s16/mw690/001ywYWAgy6P9I49cRx5f&690
最后,用转换后的源数据,调用数据透视表功能,将“工号”作为行字段,“字母”作为列字段,“数字”作为数据项,就轻松的完成了这个十分复杂,用手工一定做不完的任务。
http://s14/mw690/001ywYWAgy6P9IyWRmBdd&690
Excel和PPT不同——再不懂PPT的人,至少能做出一份PPT,哪怕不好看,哪怕不能打动人;而Excel,做不出来就是做不出来,无论你有多勤劳,愿意加多长时间的班。只需要一张表格,就能让你一个月吃不下饭。
这就是Excel,你需要读懂它。
本例关键词:二维转一维,数据透视表,多重合并计算数据区域,双击显示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