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市非遗馆·序厅——从策划角度解读苏州市非遗馆(一)

(2016-04-28 19:44:05)
标签:

苏州

非遗

分类: 茶余随笔

苏州市非遗馆·序厅

           ——从策划角度解读苏州市非遗馆(一)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经过一年半的筹备,已于415揭牌、418正式开放。从今天起,将结合观众参观来分6个专题解读此馆。

从策划角度来说,我们觉得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必须要强调两个重点:它是苏州的,也是非遗的。说它是苏州的,是要能体现苏州的非遗资源与保护工作;说它是非遗的,是要能体现非遗的活态性和生态特点。

http://s8/mw690/001ywTy5gy71gLEYllZe7&690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序厅试图从三个层面来引入观众参观:

第一个层面,观众进入序厅,最直观的体验就是踏上了一条御窑金砖道。陆墓御窑金砖制作技艺是苏州市3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之一,每一位观众都将从这条御窑金砖道启程,开始与苏州非遗的携手之旅。

 


第二个层面,序厅一侧的项目墙。

http://s8/mw690/001ywTy5gy71gLunbhR47&690

现在国内已经建成的非遗馆,在内容框架上有许多种类:

最多的一类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为主线,这比较简单,但有两大制约:一是各地的非遗资源肯定是不平衡的。比如苏州,在十大类中,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这两类是强项,其他传统戏剧、曲艺等也有优势,但传统舞蹈、传统体育竞技等类就偏弱,以大类之分来设计展厅空间会很不合理。二是非遗是活态的,与静态的博物馆文物陈列不同。展示苏州非遗不能脱离苏州的人文与自然生态。

还有的是以行政范畴来分厅(以所属各县级市或区为单位)、以“衣、食、住、行”为主线或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主线等来分厅,虽有创意或能调动相关方面积极性,但都不是从一个城市非遗的整体角度来诠释。

苏州市非遗馆在内容框架上,根据非遗的活态性和生态特点,把苏州人身边的非遗通过“光耀历史的一刻”和融入百姓生产生活的“市井生活的一天”、“岁时节令的一年”、“人生礼仪的一生”“生态苏州的一城”来展示。

因为全馆总体内容设计是以这“五个一”来体现,所以为让观众能够了解非遗的基本内涵,在序厅以项目墙的形式来告诉大家非遗的十大类分类和苏州的重要非遗代表性项目。序厅左侧的木刻墙集中展示了苏州的124个江苏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十大类分布。10个楷体字大块面是10个大类别,宋体字的大、中、小三类块面分别显示人类级、国家级与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观众可以在此驻足,找到自己所喜爱的非遗项目,看看它是属于哪一类别、哪一级别的。

http://s1/mw690/001ywTy5gy71gLwor2Ef0&690
                                                                                                                   (序厅项目墙设计效果图)

第三个层面,苏州市非遗馆的前言,摒弃了采用大幅文字前言的形式,而是由一段270字的文字与3分半钟的视频组合而成。这个动静结合的前言重点要告诉观众一句话两层意思: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厚,保护工作率先。http://s13/mw690/001ywTy5gy71gLBAcy03c&690


下面,就是前言文字和视频文字脚本

 

    

 

苏州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门类齐全,所拥有的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都名列全国各城市前茅;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早,并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都充分显示了苏州的文化底蕴之丰富、文化创造力之活跃和文化自觉之成熟。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以“光耀历史的一刻”、“市井生活的一天”、“岁时节令的一年”、“人生礼仪的一生”和“生态苏州的一城”等全新视角帮助观众融入身边的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我们一起走过这“与非遗同行”的难忘历程……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序厅视屏脚本: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腹地,北枕长江、西滨太湖、纵贯运河。苏州的山温水软,孕育了丰厚的文化遗产积淀,人文荟萃、风物清嘉,素有“人间天堂”之誉。

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征显著、门类齐全丰富、项目灿若群星。

2015年底,苏州已拥有: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6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2项;

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4项;

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9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9位;

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5位;

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34位。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早,并结合苏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点,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政策性扶持与生产性保护相结合、项目性保护与生态性建设相结合的道路。

2004 年,苏州市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地区。

2005年,苏州市公布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全国最早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级市。

《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于200610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第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保护地方法规。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于201411日起施行,苏州市成为全国有立法权的较大城市中率先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的城市。

《条例》提出了具有苏州特色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抢救性保护、记忆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区域性整体保护的“分类保护”方式。

苏州市将继续探索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当代生活和社会发展之路,积极构建与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相适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谱写政府主导、多方配合、社会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篇章。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们一路同行,传承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