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彩塑:风姿绰约真仙子

(2016-05-18 21:08:35)
标签:

华严寺

薄伽教藏殿

彩塑

合掌露齿菩萨

分类: 造像天工

http://s13/mw690/001ywSBbgy71MLa8gHibc&690

 

   伽教藏殿在华严下寺,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薄伽”是薄伽梵的略称,为释迦牟尼世尊的梵名,教藏即经藏。梁思成赞曰“殿系辽华严寺之经藏,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极稳健洗练之至。其内外檐斗拱梁柱之比例,权衡甚美,犹存唐建筑遗风。殿内又有藏经典之壁藏,与天宫楼阁,系海内孤品,为治《营造法式》小木作最重要之证物。”辽代的建筑风格承继北宋系统,概因地处偏远,远离汉地文化中心,文化变迁速度略缓,故仍保留一丝唐代的遗风。《梁思成:《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

 

http://s9/mw690/001ywSBbgy71MLtEOve88&690

 

    殿内砖台上满是辽代塑像。“中央三间,各置如来一驱,四隅列金刚各一。如来之前,杂置大小佛像多尊,极类唐大雁塔门楣雕刻之图。诸像或结跏坐,或蹲足坐,或立,或合掌,或扬手,姿态不一。就中有立于莲座上者,合掌微笑露齿,最不经见。”梁思成认为,殿内塑像“雅丽有余,庄严不足,不及独乐寺观音阁胁侍之隽逸”。但若从世俗而不是宗教仪式、氛围的角度考量,她们面容之娴静,姿态之优雅,无不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长久驻足。

  

http://s9/mw690/001ywSBbgy71MLbQzOM88&690

 

   众尊佛像中,最有名的当属那尊合掌露齿菩萨。她面容恬静,体态婀娜,神情恭顺,唇齿间向世人展开迷人的微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俨然是一个世间的美丽女子。站在她的身旁,彷佛能感受到她的呼吸。我想,雕刻的工匠一定在她身上倾注了更多的热情。有人形容她是东方的维纳斯,我觉得不应该用西方的标准来定义她的美,她应是中国气派的,她就是东方的女神。一时间,我耽于这青春的柔美和神性的庄严交织的光辉之中,感到格外的美好。


http://s15/mw690/001ywSBbgy71MLc9HZ48e&690

http://s3/mw690/001ywSBbgy71MLdoyhs72&690

 

    这些美丽的塑像被创造出来,并非出于观赏的需要,而是出于信仰或礼仪的需要,她们是整个礼仪空间的组成部分。现代的画家或雕刻家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创造出新的形象,不是为了礼仪,只是为了表现美,那与之相关的作品就叫做“美术”。

 

    但在古代,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因此,在古代寺庙壁画中,我们还能偶尔看到作者的名字,但对于雕塑,却永远不知道是谁创造了他们。因为这是整个信仰时代的作品,是程式化的艺术。重要的不是展示个性,遵守规范才是要点。这样的美不是自由之美,而是秩序之美。可令人惊奇的是,那个时代所有的作品竟一律都是美的。(柳宗悦:《工艺文化》)

     

http://s3/mw690/001ywSBbgy71MLhDWmKe2&690


http://s16/mw690/001ywSBbgy71MLhXrxt5f&690

 

    宋代以降,佛像的世俗化、中性化进程不可逆转,更接近了人的形象。大概由于禅宗的兴起和宋明理学的影响,从佛像的雕刻来说,不像唐朝那样更注重外在形态的刻画,而是开始回归内心,体现出一种内省的气质。观察薄伽教藏殿内的塑像,可以发现,每尊塑像都陷入了无尽的沉思,他们似乎并不具备大觉悟者的那种悠然自得与超然物外,却彷佛拥有与你我一样的烦恼和挂碍,正在通往证悟体道的路途之中。这无形中拉近了人与神之间的距离。


http://s14/mw690/001ywSBbgy71MLevGVv1d&690

http://s11/mw690/001ywSBbgy71MLeVOFs8a&690

  
http://s1/mw690/001ywSBbgy71MLg0QAo40&690

http://s2/mw690/001ywSBbgy71MLgoAHD01&690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这样形容太虚幻境中的仙女:荷袂蹁跹,羽衣飘舞,姣若春花,媚如秋月。我觉得,用娇媚来形容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显然是不恰当的。当然,这大概符合晚近人心目中仙女的形象,因为彼时的仙女已经高度拟人化了。好在薄伽教藏殿内的胁侍菩萨,仍留有一些神性的色彩,在灵性的价值和世俗的情态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http://s3/mw690/001ywSBbgy71MLnkObgf2&690

http://s3/mw690/001ywSBbgy71MLnYsP802&690

http://s12/mw690/001ywSBbgy71MLoRU1Rcb&690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寺院里往往不能尽情的拍照。但我总是想方设法留下影像,将那些美丽的佛像或壁画据为己有。这是一种顽固的占有欲在作祟,同时也包含了分享和炫耀的欲望。这在佛家看来,便是一种“我执”。

 

    看殿的文管员一边在殿内来回踱步,一边念着佛号,她是一个皈依的居士。她见我不停拍照,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信的是佛的相,我信的是佛的法。我连连诺道:您说的对极了!好在占有美、炫耀美,并不是一件太大的过错。如康德所言:“审美是一项无涉功利的活动,也就是说仅仅是受到对象形象的吸引而去欣赏它。”

 

http://s6/mw690/001ywSBbgy71MLpfnmd75&690

 

http://s4/mw690/001ywSBbgy71MLpEsIr23&690


  “柱影斜基座,踏之思翩然。”在那个雨后的下午,我站在空寂无人的薄伽教藏殿里,一边回想起这首诗,一边触摸着斑驳的雕花窗棂,感受着历经漫长的岁月所遗留下来的美好。记得前年一个夏日来这里造访,满目葱茏之中,惟有一棵粗大的白槐正盛开怒放。

 

 

微信公众号:一路走来一路读

http://s13/mw690/001ywSBbgy71YREpjf68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