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趁国庆假日去了厦门的同安走走。同安属于千年古县,历史上一直属于厦门(厦门古称“嘉禾”里)的上级单位,直到1973年才划归厦门,后来改革开放后的1997年又撤县改区。作为千年古县,自然是人文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的地方。
这次去同安原是奔着莲花镇的莲花园去的,记得十多年前去过一次莲花园,当时就莲花园的规模和精致让我一直记着这个地方。位于同安莲花镇的莲花园是一个台商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精心打造耕耘的以莲花为主题的种植产业园,当时集中了世界上一百多种莲花,环境优美,极具观赏性和科研价值。可惜到了莲花园却是大门紧闭,不知其原因,顺窗望去里面略显破败,只得怏怏而去。不得已就去了莲花镇的古厝去看看,说实话,同安的古厝(闽南一带将村落或大院叫“厝”,读音为“cuo”)甚多,保留了很多古厝群,极有地方与民族特色,主要表现为石基红砖,高脊飞檐,高高翘起的燕尾脊,各处转角、门窗框都有极其繁缛复杂、颜色鲜艳的雕塑或画像,将砖石木的雕刻工艺技术发挥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即吸收了中国古代北方传统建筑文化的因子,又与当地的风俗与物候相呼应,极富美感与文化意味。
闽南一带,明、清古民居建筑沿袭中原汉族古民居建筑的风格特征:其一,沿袭北方汉族四合院住宅布局,左右均齐配置;其二,屋顶人斜面皆成凹曲线,两端为燕尾脊;其三,木、砖、石等建筑构件装修装饰花样繁多;其四,建筑着色配以五行而为五色;其五,建筑用材以木材与砖石混合为主。而由于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近代以来在建筑材料、建筑形式上也兼容海外的建筑特色。但是,即使是现代私人别墅仍然具有传统古民居的建筑风格特征。典型传统民居为“皇宫式”大厝,这种“皇宫式”大厝民居建筑特征与古代由中原南迁的族姓大多是官宦人家有直接关系。“皇宫式”大厝建筑布局特点是轴线对称,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均齐配置。这种建筑布局特点至少从秦朝起就一直沿袭下来。
总的来说,这里环境优美,打理的还算干净,小村庄显得十分宁静。距离厦门城市中心最远的就是同安区,离同安城区最远的乡镇就是莲花镇,可以说莲花镇是厦门最偏远的地方,是闽南山区与平原的过渡带。在这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还有这么精致而宏伟的古厝群,说明以前同安的富裕与繁华。也正因为远离城区中心,这美丽而精致的建筑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加上人口的流失和社会重心的变迁,有些古建筑略显破损,有失修之郁,让人担忧,这些问题应该由当地政府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