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环线游》(4)-向宕昌进发
6月28日一大早,我们带着送亲的使命,从渭源的会川向宕昌县进发,全程200公里。宕昌是甘肃省陇南市下辖县,位于甘肃省南部、陇南市西北部,东与礼县接壤,西与甘南州舟曲县、迭部县相邻,南与武都区毗邻,北与定西市岷县相连。宕昌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和西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支脉的交错地带(其实,宕昌县到九寨沟的直线距离不足100公里),境内海拔1200—4200米之间,年均气温不足10C°,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渭武(武都)高速公路途经宕昌县哈达铺镇、宕昌县城、两河口。著名的哈达铺、腊子口就在宕昌县境内,这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之一。
这一路全程高速,是这几年新修的一条纵贯陇南,沟通我国西北与西南地区的新动脉-兰渝高速,它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将以前隐藏在深山中的秘境展示给了今天的我们。沿途路过的许多地名,我还依稀记得,有些地方几十年前还曾来过,只不过这次的来路方向不同,又加上时过境迁,一切都看得那么亲切,那么新鲜,又那么陌生...
宕昌县属青藏高原边缘和西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支脉的交错地带,加之受岷江、白龙江等河流的长期冲刷、切割,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异常复杂,山岳特征显著。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由山地、丘陵、河谷三大单元构成,南部多深山峡谷,北部多黄土梁峁,这和前文提到的渭河两岸南北地理气候的差异也在这数百公里以外的区域同样明显。沿途经过一条24公里的隧道,这个长度绝对在中国排得上前三名,正是穿越我以前去过的“镢头山”。小时候就听说一句农谚“镢头山戴帽,不是今天就是明早”,大意是:镢头山顶上如果有白云,就即将会下雨,不是今天就是明早。反正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遥远的镢头山上经常白云缭绕...。今天才听说镢头山海拔不低于4000米。
两个多小时后就到了宕昌,不可想象,这在以前没有六七个小时是不可能的。宕昌这个名字源于古代的宕昌国(307-566),是中国十六国时期末期至南北朝期间的一个羌族所建立的政权,其地相当于今中国甘肃省南部,都城宕昌城(今甘肃省宕昌县西)。晋怀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羌人梁勤建宕昌国,东西千里,南北八百里,有人口10万余众。后宕昌国归附北魏,宕昌国延续了260年之久。这里也是汉藏羌等民族杂居的区域,以农为主,兼半耕半牧,地域文化特征明显。
这一区域的县城包括川北一带,大多因为山大沟深,县城多在狭小的山谷中夹河而建,宕昌也不列外,长江支流嘉陵江的上游-白龙江在两山之间奔腾而下,不大的县城呈线形依山沿河而建。历史上,原本较为闭塞的陇南、甘南、川北等大片区域,由于近年兰渝高铁、兰渝高速、旅游专线等现代交通线的开通,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也将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密镜展示给人们,使得这里的旅游产业一下子火了起来,看得出宕昌街面上如林的酒店便知这一切。
酒店隔窗拍摄的宕昌县城(白龙江穿城而过):
小吃一条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