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西行漫记》(28)-高昌古城
从交河古城出来又向下一个景点-高昌古城奔去。两地相距约50公里,虽不算远,但要一个多小时,原因是道路比较曲折,几乎全是乡村道路。
高昌古城源于古代高昌国,这与交河古城的渊源相似,但高昌国的历史似乎要更复杂一些,也更悲催一些,原因与现在世界的焦点乌克兰或巴勒斯坦多少有些相似。
高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60年(北魏)车师国灭亡后的时期。高昌国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经历了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和麴氏高昌四个时期。在西汉时期,高昌地区有一个小国名叫车师(姑师),居民主要是吐火罗人。西汉政府在车师前国屯田,并设置戊己校尉主管屯田和军事。高昌国的地势高敞,人庶昌盛,因此得名高昌。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动乱,高昌先后经历了吐蕃、回鹘、元蒙的霸据和经营,最终在北凉政权的统治下归于沉寂。
这里要特别说一说黄文弼(1893年-1966年)这个人,原名黄芬,湖北汉川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学家、西北史地学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又研究考古学和西北史地学。并于1927年偕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参加西北考察团,赴内蒙古、新疆考察。1930年入罗布泊地区采集,历时3年,获得大量器物运回北京大学。1933年第二次入疆,再次进入罗布泊地区,历时两年。抗日战争期间,任西北联合大学历史系教授,后又受聘于四川大学。1943年再次赴新疆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1966年12月18日在北京病逝。
黄文弼根据考察,论证了楼兰、龟兹、于阗、焉耆等古国及许多古城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演变,判明了麴氏高昌的纪年顺序和茔域分布,提出了古代塔里木盆地南北两河的变迁问题。著有《二程子哲学方法论》《高昌专集》《罗布淖尔考古记》《吐鲁番考古记》《塔里木盆地考古记》等。
在此致敬西北考古第一人——黄文弼先生。
高昌国历史上的英雄或重要人物:
高昌古城遗址缩略图:
城内的粼粼屋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