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漏拍(15)-《崔其濂、曾熙作品欣赏》

(2023-08-29 10:47:33)
标签:

文化

历史

收藏

情感

杂谈

分类: 我的艺术品收藏与鉴赏
漏拍(15)-《崔其濂、曾熙作品欣赏》

                                                    漏拍(15)-《崔其濂、曾熙作品欣赏》

      (1/2)-- 广东籍 光绪进士 崔其濂 绢本书法团扇面。喜欢的原因只要是:诗意优美,书法上乘,古朴沧桑,有浓浓的年代感、厚重感和文化意味。漏拍了,甚憾...

        大千世界,雍雍万物,物人一理。有缘可以相会,无缘永不交集;缘浅只需一面,缘深长相拥有。

       近日网拍,有几件作品我参与了出价,我的出价的原则主要是:一,“个人喜欢”,这是我出价的第一原则,其次是价格合理,在我承受范围之内等。有时候,心仪的东西也会从眼前“溜走”,让人遗憾许久,甚至久久不能释怀,短则数月魂牵梦绕,长则经年心有挂碍。“溜走的”很有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永远湮没在茫茫人世间,一段情感割舍不下,为了永久纪念或“把玩”,只好把她用电子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留个痕迹、留个纪念,也算你来过我的世界,参与过出价,也算有过“交集”,我的世界你来过,你的娇容我端详过,你的仪容我欣赏过,虽无长久之缘,也有过往的风景与记忆。有时,也觉得世间万物不可能尽为你所拥有,以这种形式欣赏也是一种方式,距离产生美,拥有反不见得珍惜(常拿去送人),这样想也就释然了。有空翻出来欣赏一番,品之依然有味,聊以自慰。

       正是:
               寻寻觅觅一俊出,
               众里看他千百度。
               回眸难忘结永心,
               从此长缘入梦途。

漏拍(15)-《崔其濂、曾熙作品欣赏》

漏拍(15)-《崔其濂、曾熙作品欣赏》

漏拍(15)-《崔其濂、曾熙作品欣赏》

漏拍(15)-《崔其濂、曾熙作品欣赏》

(2/2):
漏拍(15)-《崔其濂、曾熙作品欣赏》

(2/2)--曾熙,晚清湖南名家,光绪进士,张大千的恩师, 书法中堂,尺寸:129.5x66.5 ,品如图。曾熙(1861-1930),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今衡阳市)人。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缉,号俟园,晚年自号农髯。中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海派书画领军人物。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官兵部主事、提学使、弼德院顾问,先后主讲衡阳石鼓书院、汉寿龙池书院,任湖南教育会长。工诗文,擅书画。书法自称南宗,与李瑞清的北宗颉颃,世有"北李南曾"之说。1915年始于上海鬻字。其书得力于《夏承碑》《华山碑》《张黑女》等,以汉隶圆笔为本,下穷魏晋,沟通南帖北碑,融合方圆,遂成就宽博纵逸的风貌。曾熙故居为衡阳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张大千的成功自然有其天赋和个人努力的结果,但在早期,一个籍籍无名的四川青年到大上海闯荡,没有曾熙(曾农髯)的大力提携和在他的高端圈子里的鼎立推介,也是很难成功的可以说,曾熙是张大千成功路上的导师、贵人。

       书法极具个性,美中不足的是该作品中少了一个字,这是个遗憾。经查阅考证,其原文应该是汉代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张衡的《东京赋》中的一段文字内容(黑体下划线部分):
       ......其遇民也,若薙氏之芟草,既蕴崇之,又行火焉!惵惵黔首,岂徒跼高天,蹐厚地而已哉?乃救死于其颈!敺以就役,唯力是视,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于大汉而欣戴高祖。
高祖膺籙受图,顺天行诛,杖朱旗而建大号。所推必亡,所存必固。扫项军于垓下“绁子婴于轵涂。
因秦宫室,据其府库。
作洛之制,我则未暇。
是以西匠营宫,目翫阿房。
规摹逾溢,不度不臧。
损之又损之,然尚过于周堂。......

漏拍(15)-《崔其濂、曾熙作品欣赏》

漏拍(15)-《崔其濂、曾熙作品欣赏》

漏拍(15)-《崔其濂、曾熙作品欣赏》

漏拍(15)-《崔其濂、曾熙作品欣赏》

漏拍(15)-《崔其濂、曾熙作品欣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