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漏拍(3)-《吴百泉、俞樾、董作宾作品欣赏》

(2023-05-23 09:30:46)
标签:

历史

情感

收藏

微信

文化

分类: 我的艺术品收藏与鉴赏
漏拍(3)-《吴百泉、俞樾、董作宾作品欣赏》

                    漏拍(3)-《吴百泉、俞樾、董作宾作品欣赏》

        大千世界,雍雍万物,物人一理。有缘可以相会,无缘永不交集;缘浅只需一面,缘深长相拥有。

       近日网拍,有几件作品我参与了出价,我的出价的原则主要是:一,“个人喜欢”,这是我出价的第一原则,其次是价格合理,在我承受范围之内等。有时候,心仪的东西也会从眼前“溜走”,让人遗憾许久,甚至久久不能释怀,短则数月魂牵梦绕,长则经年心有挂碍。“溜走的”很有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永远湮没在茫茫人世间,一段情感割舍不下,为了永久纪念或“把玩”,只好把她用电子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留个痕迹、留个纪念,也算你来过我的世界,参与过出价,也算有过“交集”,我的世界你来过,你的娇容我端详过,你的仪容我欣赏过,虽无长久之缘,也有过往的风景与记忆。有时,也觉得世间万物不可能都为你所拥有,以这种形式欣赏也是一种方式,距离产生美,拥有反不见得珍惜(常拿去送人),这样想也就释然了。有空翻出来欣赏一番,品之依然有味,聊以自慰。

       正是:
               寻寻觅觅一俊出,
               众里看他千百度。
               回眸难忘结永心,
               从此长缘入梦途

(1/3)--文裱 清代 嘉兴金石大家 学者 张廷济题 吴百泉 墨竹 立轴 尺寸:82x41 品如图张廷济(1768—1848),清代金石学家、书法家。原名汝林,字顺安,号叔未,一字说舟,又字作田,又号海岳庵门下弟子,晚号眉寿老人,浙江嘉兴新篁人。嘉庆三年(一七九八)解元,以后几次会试未中,遂家居从事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工诗词,风格朴质,善用典故,精金石考据之学,尤擅长文物鉴赏,一碑一器都能辨其真伪,别其源流。喜收藏各类古器文物,收藏鼎彝、碑版及书、画甚多。
漏拍(3)-《吴百泉、俞樾、董作宾作品欣赏》

漏拍(3)-《吴百泉、俞樾、董作宾作品欣赏》

漏拍(3)-《吴百泉、俞樾、董作宾作品欣赏》

漏拍(3)-《吴百泉、俞樾、董作宾作品欣赏》

漏拍(3)-《吴百泉、俞樾、董作宾作品欣赏》

漏拍(3)-《吴百泉、俞樾、董作宾作品欣赏》

         (2/3)--日本回流—-清代学者 大儒 俞樾 绢本 书法 立轴 尺寸:132x49.5 品如图俞樾(1821年12月—1907年2月),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省德清县城关乡南埭村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俞樾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所著凡五百余卷,称《春在堂全书》。除《群经平议》五十卷、《诸子平议》五十卷、《茶香室经说》十六卷、《古书疑义举例》七卷外,其《第一楼丛书》三十卷、《曲园俞楼杂纂》共百卷。《清史稿》有传。

       字体大气磅礴,诗稿功底深厚,不同于普通常见诗词,用词极佳,灵动有味,气势不凡...
漏拍(3)-《吴百泉、俞樾、董作宾作品欣赏》

漏拍(3)-《吴百泉、俞樾、董作宾作品欣赏》

漏拍(3)-《吴百泉、俞樾、董作宾作品欣赏》

     (3/3)--河南籍 甲骨文学者 史学家 董作宾 书法 立轴 尺寸:87x26.5 品如图董作宾(1895年3月—1963年11月),原名作仁,字彦堂,又作雁堂,号平庐。出生于河南南阳。甲骨学家、古史学家、"甲骨四堂"之一。在甲骨学、年代学、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领域均有很深的造诣。民国十二年(1923年),董作宾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读研究生。民国十四年(1925年)到十六年(1927年),先后在福建协和大学、河南中州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民国十七年(1928年)到三十五年(1946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到次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1949年以后兼任台湾大学教授,1956年-1958年任香港大学、崇基书院、新亚书院和珠海书院研究员或教授。1963年病逝于台湾。
漏拍(3)-《吴百泉、俞樾、董作宾作品欣赏》

漏拍(3)-《吴百泉、俞樾、董作宾作品欣赏》

漏拍(3)-《吴百泉、俞樾、董作宾作品欣赏》

漏拍(3)-《吴百泉、俞樾、董作宾作品欣赏》

漏拍(3)-《吴百泉、俞樾、董作宾作品欣赏》

漏拍(3)-《吴百泉、俞樾、董作宾作品欣赏》

漏拍(3)-《吴百泉、俞樾、董作宾作品欣赏》

漏拍(3)-《吴百泉、俞樾、董作宾作品欣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