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张良庙匾额集萃》
匾额,是中国古建筑文化独有的一支元素与奇观。常在殿堂、楼宇、亭台、寺庙、塔榭等庄严、威仪的建筑上出现。一般由德隆望尊、身份高贵、闻名大德者书写,以最精炼的语言,了了数字,表达高屋建瓴的大意,既有装饰性,又有实用性,也带有更深层面的文化含义,观之,庄严、大气,雄浑、厚重、雅致、稳重、文气。既然是这样,那一定是以笔力遒劲的如椽之笔书写,笔力雄厚,气势如山。
张良(约前250一前186年),字子房,河南颍川人,先世原为韩国贵族。秦末农民起义中,张良聚众归顺刘邦,为其重要谋士。他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张良因此成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被后世史家誉为“谋圣”、“良相”。张良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云游四方后,在秦岭深处的紫柏山上潜心修道,辟谷成仙。
张良庙,又叫汉张留侯祠,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留侯镇庙台子村,坐落于秦岭南麓紫柏山下,处于五山环抱、二水夹流之间,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400多年后的东汉末年,五斗道系师张鲁(据说是张良的第十世孙)做了汉中王,为了尊崇先祖不以功高盖世而讨封,不以位极人臣而自居的超群脱俗之德,便修建了这座庙宇,可惜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建,住持道士任永真将其辟为全真派十方丛林,登坛传戒,阐扬道业,广建房舍成为汉中最大的道教庙宇并大修庙宇。
千余年来,前往张良庙的谒拜志士络绎不绝,文人墨客不计其数,留下了许多歌功颂德张良的文字。面对这些遍布殿堂门楣的匾额,思接千载,神骛八极,以一种博大的心胸,欣赏着各个时期的匾额楹联,经过对天地精神和人之心灵的渗透,才能有所感悟。
走近这些书法挥洒、浑然一体的诗联条幅,并以崇敬的心情细嚼和品味,就能感到每幅都是经过深刻提炼,都是可以百世流芳,因为这不仅是对张良一生准确的定位,也是对这位得道高人绝佳的褒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