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沙尘暴》

(2023-04-14 09:09:58)
标签:

时评

科普

休闲

分类: 科普
《闲话沙尘暴》

        《闲话沙尘暴》

       昨日,沙尘暴再次席卷整个东北亚,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遭受沙尘暴的袭击。真是:黄荡荡,飞沙走石,遮天蔽日;昏惨惨,千村掩土,万树蒙灰。

       过去几十年,在“专家”的研究和引导下,国人普遍认为每年肆虐我国北方的沙尘暴是人类过度活动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结果。这个说法看似有一定的道理,实则不然。凭着对自然与科学的热爱,和喜欢观察与思考,几十年来,我一直怀疑这种观点,并一直在独立地思索着这个问题。其实,这个观点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看表面现象的肤浅说法,蒙蔽了世人数十年。

       我认为,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与东北亚的沙尘暴有一定的关联度,但是微乎其微,几乎不存在,至少是弱相关关系。我国西北及中亚、蒙古高原及西伯利亚地区地处亚洲内陆腹地,因远离海洋,降雨稀少,其自然生态地貌自然是沙漠草原特征,属于大陆性干旱气候,由于纬度温差引起了气压差,随着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加上因地球自转的因素,这个纬度带常年盛行西北-东南风(与南半球大洋上的“信风带”是一个道理,这个风永远有规律的向一个方向运动),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这是地球自身的特点,人类永远无法改变。可以说,只要地球自转不停、只要地球两极存在、只要地球上还存在纬度温差,这个风就不会停,即,“风不停,沙不止”。

        我国的西北及华北部分地区,覆盖着世界上最大面积的黄土层,广义的黄土高原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厚的地方达数百米,其土质为土黄色的细微沙尘,疏松而干燥,有风容易飘浮。一直以来,学术界广有争议,主要有“水成说”和“风成说”两种,近几十年,“风成说”占了上风,我也认同这种观点,也就是说,我国西北黄土高原是“风刮来的”,这种风至少已经刮了几千万年甚至过亿年了。

       近些年,专家呼吁改善人类活动和减少人类过度开发、破坏自然生态,我国有世界上最大面积的人工林,近年大规模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支流筑坝,拦水拦沙,搞得轰轰烈烈,也确实卓有成效,致使黄河水的含沙量显著下降,水质变清,这是局部的改善,但大规模沙尘现象显然没有改变,这种人类干预到底对不对,还有争论。我认为短期看似有效,长期看未必有用,是否还有一定的负面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还得长时间的检验。近几十年北方有增湿增温的趋向,这与人工干预有没有关系,我认为一定有,但人为因素只是微乎其微,主要还是地球上降雨带有规律的南北漂移的结果,近几十年降雨带明显北移。1987年我在兰州工作开始,就注意观察去往中川机场道路两边的植被,近二十年兰州降雨一年比一年多,这几年更加明显,原来两边山上几乎是光秃秃的,现在绿意盎然。听“老兰州”们讲,解放前兰州的黄河是结冰的,可以走马车,但我在兰州的几十年就从没见过黄河结冰。几十年前,我国的北方发现黄河象的化石,说明早在几千万年前我国的北方甚至西北地区就有象在活动,也说明那时我国北方的气候比现在要湿温得多。历史上,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几次大规模南迁、南侵就是因为北方的气候变干变冷,导致生存条件恶化,向南方争夺生存空间,引起战争或导致改朝换代。气候变迁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发展和民族融合,推进着社会的进步,这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这个周期长则几百上千年,短则上百数十年,看似有规律,目前还找不出确切的规律,看似无规律,但它确实是有一定的规律。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出明确的规律,但这个规律一定是地球自身或宇宙的某些因素在“暗中”起作用。揭开这个规律尚待时日。

       早年,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前后经常出现大规模的雾霾天气,专家们的结论是工厂排放和人工烧煤所致,还有超级城市的汽车尾气排放,国人深以为然。后来“疫情”三年给我们做了一个绝好的“实验”,病毒成功地将人类关进了笼子。几年努力,大规模工厂也关停并转了,人们也普遍用上了天然气和清洁能源,但每年的雾霾依然准时如约而至,这就说明雾霾与人类的活动是弱相关关系,而不是直接关系,与沙尘暴类似。

       人定胜天一定是有条件下的胜天,沙尘暴、雾霾将长期与人类共存。   

      《闲话沙尘暴》


《闲话沙尘暴》

《闲话沙尘暴》

           董耀辉写于2023.3.22.厦门(时我国北方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沙尘天气),之前文章被黑了,再次发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