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驳斥“陇中定西地区不宜人类生存”的说法》

(2023-03-05 09:05:33)
标签:

时评

文化

杂谈

分类: 茶夜杂思录
                                     《驳斥“陇中定西地区不宜人类生存”的说法》

                           《驳斥“陇中定西地区不宜人类生存...”的说法》

       近年,常常读到很多文章写到:“经联合国某某组织或机构(环境或农业)考察,西北的陇中地区(即定西地区及周边一带)不适合人类居住生存与发展,原因是自然环境恶劣,干旱少雨,土地瘠薄...,云云...“。后来很多文章引用这种说法,影响广泛,并在国内外很有市场,也形成了固定的观念和偏见,并一度引起很多负面和不利的影响,估计都是出自一个出处,也不知究竟出在何处?反正这种观点经常被引述,也经常看到。其实那纯属胡说八道,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得到这种结论的,他们到底有没有到实地考察过,或了解当地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以及自然、社会环境?但认知片面或不了解真实情况是一定属实的,甚至是胡说八道。

       我就来自定西地区,在那里生活了近二十年。很多文中说联合国把定西及周边地区认定为不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地方,事实上,那里是沃野连绵,虽比不上中原地区的“千里沃野”,但每道山梁就伴随着一条不大不小的河川,每道河川就是一个小平原、小盆地,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植物丰茂,人口集中,光热资源极其丰富,实是耕植生存的好地方,即便山梁上也是层层梯田,如梳如篦,如诗如画。当然,现在很多高山上整齐划一的梯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全国号召“农业学大寨”的时期才修筑的,但在更早期那里的人口比后来少了很多,河川里广袤的田地和较为平缓的山坡上依然是田畴陌陌,五谷丰登。这里的农人,数千年养成了吃苦耐劳,本分憨厚,随和近人的温顺性格。目前是国家认定的国家级“土豆之乡”、“中药材之乡”、“小麦的原产地之一”…。那里的土豆 、中药材和某些土特产占据了全国产量的近一半左右。

       据考证,这里在几万年前就有中华先民繁衍生息,一万年前就有人类的文明初露曙光。我国古代的“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陶寺文化”、“石卯遗址”(同样在陕北的黄土卯梁上)、“红山文化”都发源于此,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秦始皇西巡也到过这里,至今还留存有秦长城遗址。三国时期,诸葛亮统领蜀国大军北伐,西出祁山粮草运输困难,便专门派出一部分人到“陇西”(就指着一带)割麦子,以补充几十万大军的粮秣。在解放前也是大量种植鸦片的地方,当年红军路过定西岷县、渭源、通渭、会宁等各县,正值夏天,看到望不到边的鸦片、绿油油的小麦和油菜惊呆了,并得到了大量的补充(哈达铺就在这一地区的边缘)。那里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从秦汉时期一直到元明清,两千多年,古丝绸之路一直络绎不绝,这从后来丝路上出土的魏晋墓壁画上就刻画得一清二楚,那个时期,这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一直是很先进的,有的超过当时中华文明核心地带中原地区。如果不适合人类生存,慢慢丝路就会拐弯或另辟蹊径,可是那里就是传统的丝路,两千多年商旅、文人、信众、军事、公干不绝于途。清朝左宗棠征西也是路过那里,我小时候还见过直径超过两三米的“左公柳”。

       到了近代,尤其是晚清时期,这里发生了“天灾人祸”,主要是连续百年的“回乱”(回汉相互杀伐)、匪患,和气候周期性波动和天气阶段性的干旱,以及由于明清之际人口剧增,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使得晚清这里的人口凋敝,人口一度下降50%以上。当年左宗棠西征路过陇中,看到这里的境况时说“陇右苦甲天下...”,确实如此。

       现在,政通人和,河谷地带依然是人口稠密、交通顺畅,农耕发达、物产丰盈,交易繁盛。陇中一带早已回复了往日的气象,当然由于受地域的影响,比起全国其他地方尤其是东部沿海,那还是差距巨大,这都可以理解。但“不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这个结论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在此,以此文纠正视听...

                                                                                董耀辉于2023年3月1日厦门

陇中河谷地带:
《驳斥“陇中定西地区不宜人类生存”的说法》

                         《驳斥“陇中定西地区不宜人类生存”的说法》
黄河穿越的榆中县:
《驳斥“陇中定西地区不宜人类生存”的说法》

陇中春日低山田埂:
《驳斥“陇中定西地区不宜人类生存”的说法》

 陇中地区夏日的层层梯田:
       《驳斥“陇中定西地区不宜人类生存”的说法》

       《驳斥“陇中定西地区不宜人类生存”的说法》

       《驳斥“陇中定西地区不宜人类生存”的说法》

秋日的陇中高原:
《驳斥“陇中定西地区不宜人类生存”的说法》

山舞银蛇的陇中隆冬:
      《驳斥“陇中定西地区不宜人类生存”的说法》
                      
《驳斥“陇中定西地区不宜人类生存”的说法》

《驳斥“陇中定西地区不宜人类生存”的说法》

《驳斥“陇中定西地区不宜人类生存”的说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