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电影《少年先锋》有感

(2023-02-24 10:17:26)
标签:

文化

情感

历史

教育

时评

分类: 时评
观电影《少年先锋》有感

               观电影《少年先锋》有感

 

         春风浩荡抚新柳,又逐乐事会友人。

222日下午,应李安东导演的邀请,与好友叶大哥、沈姐、吴总等专门到厦门磨心山的一个会所观看一部尚未正式上映、正在报批过程中的电影《少年先锋》,这是一部为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少年儿童运动100周年的献礼影片,李导客气,谓之曰“审稿”,事实上该片已经被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宣传部、电影局、省委市委及部分领导预审过了,并得到全体一致的好评(这在影审影评史上极其罕见),我们只是沾了“近水楼台”的光,捷足先看而已。

影片专门描写少先队的诞生以及队歌、队旗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过程,影片从上世纪三十年代红军时期的少共国际师开始,通过多次时空穿梭和人物对白、情景闪回等方法将历史上真实的故事如:抗美援朝时期全国的少先队员倡议发起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为志愿军捐献飞机、国共两岸对峙时期的英雄小八路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鸡毛信》中的王二小、建国后为保护公社羊群而奋不顾身的《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龙梅、玉荣的故事、雷锋的故事,还有现代社会道德与青少年教育等热点问题,时空、话题跨度较大,但电影整个过程主题显,天衣无缝,浑然天成,毫无人工痕迹,有歌舞,有动画,既有真实感,又有画面感。整个电影过程随着场景故事的不同,不时启用原来故事的主题歌,情景交融,感人心扉。

这些故事贯穿了新民主革命至今青少年儿童思想教育的整个过程,在座的有五零后、六零后,也有七零后、八零后,每个人都感同身受,一部儿童片,竟打动了所有年龄段的人,真是让人感慨,至少我的眼眶是几次发热。五零后的叶大哥感慨地说:我一二十年没有看电影了,但这次破天荒地看了《少年先锋》仿佛又回到我的儿童时期,落了几次眼泪了...。诚然,听着那“王二小”的歌确实又把我拉回到童年时代,久久回味,感人至深

电影《少年先锋》意义重大,我的观后感就说个外行话吧!简单地说从三个方面看:

一,    有非同凡响的政治意义:

我国每年少年儿童人数存量不低于2亿人,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从娃娃抓起,这是共识。目前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我们的基础教育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或跑偏了方向,整个社会世风日下,精致的利己主义泛滥,疏于思想教育而致道德滑坡(就连老人倒地上而不敢扶),民族凝聚力显松散倾向,这是不争的事实。以前填鸭式的灌输方式过犹不及。我们之前知道“窑洞之问”、“钱学森之问”、“耿飙之问”,该影片还第一次提出了振聋发聩的“少年之问”,这正是目前需要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新时代提出了任务和布置了作业。目前,内外形势遇到了空前的危机,国家也正需要加大对青少年儿童的政治思想教育,在这种形势下该影片应需而生,恰逢其时,正是国家、社会、百姓个体所需要的绝佳教育题材。

二,    拍摄技巧高超:

电影通过时空穿插和人物对白、情景闪回的方式叙事,将不同时代的故事无缝串联起来,一气呵成,又通过人物对白和启用原有的电影故事插曲,衔接得完美,交代的清楚,又让过往者容易进入历史的回忆,勾起童年的心绪。有歌有舞有动画,画面感很强。演员选拔贴切,都是“国泰民安脸”的外在形象,活泼甜美,方婷有神,符合现代少年儿童心理,内心容易接受和产生共鸣。语言简洁平实,接近现实生活,毫无做作之嫌。针砭时弊,直扑社会热点,高潮迭起,动人心弦。场景有血与火的惨烈,也有家庭的温馨,亲情的关怀,社会现实的再现,又了无拼接之痕。很多片段是特意到故事发生地拍摄的,也和当年的主人公(如龙梅、玉荣)沟通交流,还有在厦门何厝小学-少年先锋队队歌的诞生地现场拍摄,加大了故事的真实感和临场感,也有纪录片的效果。

三,    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片虽然是以少年儿童为题材的电影,但适合全社会人观看,即能极大的勾起四、五、六、七十年代人的刻到骨子里的记忆,也能对八十后、九十后、零零后等新生代起到深刻的教育作用。彰显青少年教育要从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正确方向,家国情怀跃然而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名在史册,社会效益极大。若全国院线都上映,不要说中老年人,光全国的青少年儿童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观看,数亿观众,票房爆棚。


事后听李导说,影片历时四年,牵涉4000多参拍人员,在影片拍摄时正赶上疫情肆虐的时候,带着近两百人的拍摄团队在几个省的场景拍摄,来回奔波,可以想象拍摄过程何其艰难?进入学校和有些敏感禁区拍摄,又谈何容易?就疫情这一关不可想象。


顺带说一句,人生几十年,看过无数的电影,观看尚未正式上映的电影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感谢李安导演的厚爱,也感谢同行的好友们以及沈姐的精心组织与安排!

看过影片后瞬间产生一个想法,若未来“金门文旅综合体”项目能够实现,李导以后能执导一部《印象金门》反映两岸几十年割裂、家国分离的血与泪的亲情故事,两者交合,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愿梦想成真

 

附:李导简介:

《少年先锋》总导演兼总制片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电影执导专家

武警大校

多次担任多个国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导演,主要作品有:《毛泽东》、《刘少奇与新中国》、《使命》、《奠基新中国》、《人民大会堂》等等

部分获得奖项:五个一工程奖、星光奖、金鹰奖西班牙国际电影节特殊贡献奖等等,多部作品被国家博物馆和中央档案馆收藏。

观电影《少年先锋》有感

观电影《少年先锋》有感

观电影《少年先锋》有感

观电影《少年先锋》有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